曹彥約(1157~1228)南宋大臣。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淳熙八年進士。曾從朱熹講學,后受人之召,負責漢陽軍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漢陽軍。后累官寶謨閣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為湖南轉運判官,鎮壓郴州(今湖南郴縣)瑤民起義,后任利州路(今屬陜西)轉運判官兼知利州,發漕司儲糧減價糶與饑民、通商蠲稅,并論兵柄財權并列之弊。寶慶元年,擢為兵部侍郎,遷禮部侍郎,不久又授為兵部尚書,力辭不拜,后以華文閣學士致仕,卒謚“文簡”。 曹彥約的詩文(221篇)
家庭環境
曹彥約的叔祖曹省,曾任岳州(今湖南岳陽)士曹,后調任雍丘(今河南杞縣)丞。
曹彥約之父曹興宗,字伯起,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歷官崇陽尉,岳州司理、參軍等職?!八琳暭酢?,被上贈以光祿大夫。都昌縣志《重修儒學記》中稱:曹興宗“講學之懿,修行之篤,傳諸其家以及其鄉之人者,盡宋之季年,衣冠相望,猶有可考者?!笨梢姴芗以姇⒘x傳家的影響了。
解圍安陸
曹彥約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中進士,歷官建平縣(今安徽郎溪)尉、桂平軍(今湖南桂陽)錄事參軍、司法參軍,知樂平縣,江西安撫司京湖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權知漢陽軍事。開禧年間,金兵“重兵圍安陸,游騎闖漢川?!倍け讶?,形勢危急。曹彥約登高一呼,積極組織地方武裝,招募鄉勇,加強水陸防御,制定周密作戰計劃。他先派趙觀迎戰金兵,在漁民大力配合之下,“斬其先鋒”,“焚其戰艦”。接著又遣黨仲升偷襲金營,殺敵千余,“民賴以安?!辈軓┘s也因救援安陸,大敗金兵而升任漢陽知軍?!伴_禧北伐”失敗后,史彌遠等主張與金議和,遭到曹彥約堅決反對。曹彥約上疏給宋寧宗義正詞嚴予以批駁,深得皇上賞識。但終因孤掌難鳴,朝廷還是與金重開和局——簽訂了《嘉定和約》。
上書言弊
嘉定二年,(1209)曹彥約升為湖南轉運判官,后改利州(今四川廣元)轉運判官兼知州。其時正值饑荒,糧食奇缺,餓殍遍地。他果斷決定:“減價遣糶,勤分免役,通商蠲稅?!蓖ㄟ^這些救災措施,“民賴以濟”。他征對當時四川邊境各司并列,兵權不一,互相推諉,不堪防衛的狀況,作《病夫議》上奏,歷數各種弊端,痛陳醫治良策。主張用人“求一賢者而盡付之兵權?!辈粦半m信而用之,又以人參之;雖以事權付之,又從中御以系維之?!睂婈牶兔裼?,要進行整頓和訓練,要正本固源。認為:“本原一壞 ,百病間出?!?、“忠義民兵利在戰斗?!?、“若其恃勇貪利,犯上作亂,則又不止于大軍而已?!北仨殹澳ブ詺q月,漸之以禮義”。要求“擇知書者以為教導?!比f不可有僥幸獲勝得功的心態?!恫》蜃h》切中邊境要害,提出可行解決方略,是頗有見地的。雖不蒙上采信,但曹彥約拳拳報國之心是上蒼可鑒的。不久,曹彥約受命回江西,任安撫使兼知隆興府(今南昌),為服務桑梓出力。
宋理宗即位,曹彥約被提為兵部侍郎兼國史院修撰,不久遷禮部侍郎、寶謨閣學士兼侍讀。授兵部尚書,曹彥約以年高力辭,于是改寶章閣學士、知常德府。其時國事日非,奸佞當道,曹彥約深感不安,多次上書直言,“勸上講學,防近習”“倚忠直如耆龜,去邪佞若蟊賊?!睉摗爸敹ㄊ∫詾殚L樂,開王社以篤天倫,孝友之行,宜足以取信于天下?!迸険簟跋虑槲赐?,橫歛未革?!迸険粜匈V貪污之風,抨擊不負責任,相互詆毀。其言辭耿直激烈,不避嫌疑。
經幄管見
慶元元年到三年(1195~1198)曹彥約常侍講筵,“殫心啟沃”,以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事跡為寶訓,反復闡明,以為效法。他將所講內容輯為一書《經幄管見》,共四卷(已收入《四庫全書》史部史評類)“旁證經史而歸之于法誡?!薄端膸烊珪偰俊吩u價很高:“其間奏議,大都通達政體,可見施行。所論兵事利害,尤確鑿有識,不同于摭拾游談。其應詔陳言二封事,乃慶元、寶慶間先后所上,于當日茍且玩偈之弊,反復致意,切中窾要,亦可證其耿直之概。惟儷詞韻語,稍傷質樸。然不事修飾而自能詞達理明,要非學有原本者不能也?!彼€存有文學著作《昌谷集》二十二卷,收入《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還有著作《昌谷類稿》六十卷、《輿地綱目》十五卷、《星鳳樓法帖》等。1128年,曹彥約病逝,上贈少保,賜號“文簡”,歸葬縣北龜山,崇祀都昌鄉賢祠,又入白鹿洞書院宗儒祠、紫陽祠和朱子祠,《宋史》卷四百一十上有傳,又列清同治都昌縣志卷九人物志·名臣傳。
曹彥約歷官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四朝,任上政績顯著,體恤民情,學問淵博,敢于直言,多謀善斷。大凡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均有涉獵?!端问贰贩Q他:“可與建立事功,”朱熹道統繼承人、女婿黃干稱其為“豪杰之士”。人論學統,以黃干為第一;論經濟大略,以曹彥約為第一。他最后以文華閣大學士致仕歸。 曹彥約還是一位詩人,其名已收入《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在《偶作》,他教人讀圣賢之書,信孔孟之說。在《贈楊伯洪》詩中:“扁舟下峽七經年,猶憶西民困備邊。已病一夫空有議,誤謀元帥本非賢。公朝慮蜀天常近,之子憂時火未燃。遇合卻留經濟用,此行應不愧登仙?!睂懗霎敃r自己的情狀和憂慮。而在一些迎來送往的題贈之作中,卻充滿了情義和友誼,如《祭劉仲明文》:“二十余年,手足弟兄。有財共用,有田共耕?!薄吧煌?,居不同州”?!拔课壹帕?,問我窮愁。別久不見,貽書置郵?!?/p>
中和后一日吳門阻雪距春分才三日。宋代。曹彥約。 梅容慘不競,烏語噤無聲。二月朔已告,三日春當分。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但恐嚴凝誤,陽和欲奏勛。
同官約賦紅梅成五十六字。宋代。曹彥約。 淡中著色似狂顛,心與梅同跡不然。奪我焉支寧免俗,豈無膏沐獨爭先。辨桃認杏何人拙,壓雪欺霜政自妍。只恐東君招不得,好修猶在竹籬邊。
送權次翁赴湖北計幕。宋代。曹彥約。 萬灶貔貅趣上邊,皇華新遣墨猶鮮。何人共了飛芻事,有客同稱入幕賢。舉酒便驚分袂處,掛帆真至賞音前。不妨勛業高前哲,卻與山寮作后編。
水北民家窗間有題夜深短檠燈功名平生心者戲。宋代。曹彥約。 竹外兩縣境,水北一草舍。蔀屋日見斗,韞匵玉待價。禍福自倚伏,得失忽晝夜。子盍去墨守,我亦入遠社。
送綿竹王主簿。宋代。曹彥約。 渴想才名不計年,得詩甜處徹中邊。知君眼里藏青白,吒意杯中別圣賢。萬里偶逢多幸耳,一朝相別兩茫然。榮歸蜀道川涂穩,莫漫嚱吁信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