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約880~約907)(約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縣味江鎮(今屬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佑年間前后在世。唐末隱居味江山中,人稱“唐山人”或“ 唐隱居”。王建占據成都后,召他為參謀,但他拒絕與之合作。在長期的隱居生活中,他以詩自娛,以詩言志,以詩寄情,把寫詩當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動于唐武宗會昌年間至唐滅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釋道三家。他的詩作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及下層文人心態,風格清新自然, 豐富了晚唐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 唐求的詩文(36篇)
還有傳說說唐求是一個唐朝的道士,常外出游覽,認真體味人情世態,仔細觀察山光水色,每有所得,他就寫詩句,卷成一卷,放進自己隨身攜帶的大瓢中?;丶乙院笤侔堰@些詩、詩聯或初步成篇的內容,加以整理、修改、加工,使之完美成章。后來,唐求生了重病,他把詩瓢投入錦江之中。詩瓢漂入新渠,有識者見之曰:“此乃唐山人詩瓢也!”乘小舟將詩瓢撈起,可惜詩稿多已浸潤損壞,僅得詩數十篇,為其所寫詩稿的十之二三,后人因此稱唐求為“一瓢詩人”。
客行。唐代。唐求。 上山下山去,千里萬里愁。樹色野橋暝,雨聲孤館秋。南北眼前道,東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無金徒遠游。
題鄭處士隱居。唐代。唐求。 不信最清曠,及來愁已空。數點石泉雨,一溪霜葉風。業在有山處,道成無事中。酌盡一尊酒,病夫顏亦紅。
山東蘭若遇靜公夜歸。唐代。唐求。 松門一徑微,苔滑往來稀。半夜聞鐘后,渾身帶雪歸。問寒僧接杖,辨語犬銜衣。又是安禪去,呼童閉竹扉。
邊將。唐代。唐求。 三千護塞兒,獨自滯邊陲。老向二毛見,秋從一葉知。地寒鄉思苦,天暮角聲悲。卻被交親笑,封侯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