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初種菊,送與老夫看。粲粲黃金盞,煇煇白玉盤。
雖遲偏有趣,欲罷更憑闌。烏府多松柏,相期共歲寒。
仲宜以所植菊花見貽,以詩答之。清代。劉鶚。 新移初種菊,送與老夫看。粲粲黃金盞,煇煇白玉盤。雖遲偏有趣,欲罷更憑闌。烏府多松柏,相期共歲寒。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得東山居主人戀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漁鄉居賦雜興六首 其二。宋代。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題畫冊一十二首 其十二。。孫承恩。 云里古寺深,寒威凜毛發。蹇驢踏山徑,不憚溪橋滑。
赤壁。清代。袁枚。 一面東風百萬軍,當年此處定三分。漢家火德終燒賊,池上蛟龍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漁燈猶照獲紛紛。我來不共吹簫客,烏鵲寒聲靜夜聞。
石橋接待。宋代。施樞。 手筆華嚴梵笈新,更開寶地接迷津。一聲金磬人初靜,月照空山草自春。
冬夜枕上作。明代。吳與弼。 遙憶當年學立身,兢兢??謺喊m。孤風自許追千古,特操何曾讓一人。因病簡編尋曠弛,離群踐履轉逡巡。中宵忽感平生志,回首空過七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