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誰白云庵?矯矯北山麓。天書發(fā)光怪,五色爛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見喬木。窗虛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學道存初心,忘情淡無欲。
文章發(fā)天籟,氣節(jié)動坤軸。親承紫皇詔,來往監(jiān)玉局。
一卷黃庭經(jīng),暇日應爛熟。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書能詩。清代。劉鶚。 伊誰白云庵?矯矯北山麓。天書發(fā)光怪,五色爛幽谷。梅月照溪水,霜雪見喬木。窗虛自生白,初起待朝旭??蒜种腥?,奇姿美如玉。學道存初心,忘情淡無欲。文章發(fā)天籟,氣節(jié)動坤軸。親承紫皇詔,來往監(jiān)玉局。一卷黃庭經(jīng),暇日應爛熟。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七夕。宋代。劉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天上秖今夕,人間寧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山居雜興。明代。胡梅。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游南薰亭。明代。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神暢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茲縱遐矚,躋攀極嶙峋。下瞰皇澤灣,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虛絕垢氛。昔賢有遺刻,半雜苔蘚紋。江山宛如故,韶音誰復聞。登臨稍畢景,感慨懷古人。早晚聽履聲,行當近星辰。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xiāng)。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為韻 其五。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tài)。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