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罷海日高,衣襟尚馀濕。高秋煖如春,鳴禽忽相及。
草木罕黃落,寒蟲不成蟄。時于極熱中,頗覺涼思集。
于此茍不察,居然即成疾。游子思故鄉(xiāng),虛名空羈縶。
氣候何紛紛,朝夕常岌岌。何如下澤車?飽飯老鄉(xiāng)邑。
山中即事。清代。劉鶚。 霧罷海日高,衣襟尚馀濕。高秋煖如春,鳴禽忽相及。草木罕黃落,寒蟲不成蟄。時于極熱中,頗覺涼思集。于此茍不察,居然即成疾。游子思故鄉(xiāng),虛名空羈縶。氣候何紛紛,朝夕常岌岌。何如下澤車?飽飯老鄉(xiāng)邑。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擬古雜詩三首 其一。明代。黎遂球。 遠與君別者,昨日已今日。迢迢萬馀里,歸期安可必。盜賊多殺人,兵氣天地黑。昨日我出門,卜筮俱云吉。不愁饑餓死,但恐隔異域。傍人定相笑,信誓嗟何及。人生非鹿麋,孰與不交識。夜夢各相見,晚食各努力。
山居遣興。。易蘩。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答盧式。明代。皇甫汸。 王風寖失古,頹波蕩自今。李生陳大雅,劉子抱文心。弱余振鴻藻,高義抗詞林。歸田守玄默,閉關謝沉吟。江左郁華彥,歲暮得盧諶。騄驥思長奮,良樂此相尋。申章粲如玉,感贈重兼金。徒然奉清奏,何由酬賞音。
瑞峰院夜語奉酬鄭簿。宋代。林亦之。 百級上層巒,呼鐙同所歡。瓷杯真有道,行李似無官。妙語勝熊掌,疎才愧鹖冠。古人相見意,不作酒肴看。
蒲關西道中作。唐代。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