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謾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城外城中無可那,生民憔悴轉(zhuǎn)堪哀。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七。清代。劉鶚。 城中謾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城外城中無可那,生民憔悴轉(zhuǎn)堪哀。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三國志魏書九首 其五 荀彧。明代。鄭學醇。 文若家聲自朗陵,當涂世裔是曹騰。崎嶇河朔相從意,四百年間又廢興。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新秋雨霽宿王處士東郊。唐代。馬戴。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云月深。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
西江月·曾把江梅入室。宋代。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門人不敬紅梅。清香一點入靈臺。傲雪家風猶在。狀貌婦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開自落有誰來。與妝上林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