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是淹留日,應(yīng)為汗漫游。秋風(fēng)過楚水,客路引吳鉤。
曙色趨晨見,江聲入夜流。送君饒壯氣,翹首望羅浮。
送李直侯。明代。釋今無。 未是淹留日,應(yīng)為汗漫游。秋風(fēng)過楚水,客路引吳鉤。曙色趨晨見,江聲入夜流。送君饒壯氣,翹首望羅浮。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jīng),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jiān)棲賢院務(wù),備諸苦行,得遍閱內(nèi)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dǎo)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jīng),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jiān)棲賢院務(wù),備諸苦行,得遍閱內(nèi)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dǎo)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濕水謠。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奉和樂道。宋代。韓維。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yuǎn)繼古人風(fēng)。懷賢不啻三秋久,置酒須期十日中。幸有紅芳妝點在,可無多愧白頭翁。
為許氏贈妾。明代。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ㄒ蚪庹Z艷,山入畫眉顰。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tài)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ㄐ蹶庩幊猛盹L(fēng)。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云溪雜詠。。郭印。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非霧晝?;?,不見夏亦寒。流塵終日背,歸鳥一枝安。但看青青節(jié),肯隨黃葉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