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山齋,蕭條見素懷。入城愁馬踏,傍澗愛云霾。
暈出淮南管,寒添懶瓚柴。年年對搔鬢,吟詠一無涯。
雪 其六。明代。釋今無。 寂寞掩山齋,蕭條見素懷。入城愁馬踏,傍澗愛云霾。暈出淮南管,寒添懶瓚柴。年年對搔鬢,吟詠一無涯。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折楊柳行一首。明代。黃省曾。 青楊帶芳堤,歲歲成枯凋。黃枝被嚴霜,忽復攀春條。草木有再榮,素發無還毛。相送入玄夜,白骨捐山郊。平生華堂燭,不復然明膏。委形非吾有,百年乃徒勞。安得駕游鸞,碧漢追王喬。軫念良巳久,口燥朱唇焦。發邁求神仙,裝辦何蕭蕭。芙蓉蔽行渚,秋雁鳴巳飄。時哉不停軌,黃鶴詎可招。
王逸塘五十生日。清代。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叵译m不發,天下識猿臂。世途無萬全,欲取宜有棄。以我之下駟,當彼之上駟。一敗而兩勝,老算得深味。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孫武誠難追,孰能比田忌?
聚景園。宋代。高似孫。 翠華不向苑中來,可是年年惜露臺。水際春風寒漠漠,宮梅卻作野梅開。
唐城館中早發,寄楊使君。唐代。孟浩然。 犯霜驅曉駕,數里見唐城。旅館歸心逼,荒村客思盈。訪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識離魂斷,長空聽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