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時海自低。無垂楊處紅簾出,有落花中白馬嘶。
暝樹低枝臨水合,陰云拖腳到江齊。一聲豈是漁郎笛,王仲宣樓倚日西。
偶感和百谷先生韻十五首 其四。明代。何鞏道。 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時海自低。無垂楊處紅簾出,有落花中白馬嘶。暝樹低枝臨水合,陰云拖腳到江齊。一聲豈是漁郎笛,王仲宣樓倚日西。
明末清初廣東香山人,字皇圖。明諸生。入清不仕。詩多故國之思。有《樾巢稿》。 ...
何鞏道。 明末清初廣東香山人,字皇圖。明諸生。入清不仕。詩多故國之思。有《樾巢稿》。
到白水有感。宋代。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寒食紙錢樹,舊游莎草畦。頹墻獨立久,百感付鵑啼。
月夜泊石牛。清代。金居敬。 人靜黃昏后,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酒送鄉(xiāng)心遠(yuǎn),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yuǎn)。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
曉發(fā)。唐代。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yuǎn)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漢武。宋代。劉筠。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幾遷空象物,秦橋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賦徒能諷,卻助飄飄逸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