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遁經(jīng)年后,扁舟晚渡江。語鄉(xiāng)猶故里,于國已他邦。
同瑁還誰受,冠緌復幾雙。眼穿憐小婦,愁絕對銀缸。
自九江還龍山。明代。陳邦彥。 行遁經(jīng)年后,扁舟晚渡江。語鄉(xiāng)猶故里,于國已他邦。同瑁還誰受,冠緌復幾雙。眼穿憐小婦,愁絕對銀缸。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
陳邦彥。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并參加南明廣東鄉(xiāng)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歷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jié)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并稱“嶺南前三家”。
臨刑詩。明代。林薦。 愿續(xù)當年李侍郎,遺言謝世報高皇。獨憐一片忠貞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新繁縣顯曜院。宋代。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送謝希孟。宋代。葉適。 白頭趨幕府,早已負平生。未放鵬舒翼,應煩驥斂程。驛梅催凍蕊,柁雨送春聲。為語常平使,開懷待子荊。
田園游眺偶成。清代。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廣宗寺。明代。孫傳庭。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