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新燕。宋代。趙公豫。 養(yǎng)成羽翼在雕梁,掠水穿花技本長。舌口瀾翻驚午夢,好風吹到竹方床。
北河。清代。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fù)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答客說。唐代。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yīng)歸兜率天。
哭中齊兄三首。宋代。汪炎昶。 我方纏世故,而已返于真。亦豈異流俗,自難逢若人。病多獨嗜學,客至不知貧。毫發(fā)獨無媿,情鐘骨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