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天與兩目光,炯炯素清凈。
前年翳生左,赤脈欻交橫。審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競。
學書信夙習,耽讀亦本性。雖于二事切,未必致茲證。
從來不解飲,杯勺強酬應。積毒根胃腸,標表發昏瞢。
針刺爭雜施,流血和淚迸。丹砂與空青,數市窘貲罄。
梔檗動盈筐,日啖不論命。重氛幸全掃,馀眚時一盛。
荏苒三載間,視眺猶未瑩。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慶。
惟茲二三友,為我憂怲怲。許君屢貽書,力勸宜習靜。
損讀復省思,默坐但微瞑。心腎上下居,火實以水勝。
炎炎降不怒,行之久自定。殷勤柳與張,有便常致訊。
為言醫法難,俗師慎毋聽。一朝得奇藥,千里轉持贈。
緘封謹視護,述語頗詳竟。開罌異香發,著箸金膏凝。
試之累旬日,奇效他莫并。感之欲次骨,報爾無照乘。
我生未見道,絕塵悅猶瞠。眊焉慚訓言,亦豈中未正。
扶持謝諸公,磨刮完兩鏡。漸驚容衰老,謬忝小邑令。
鄉山杳在望,歸船行可榜。把卷欣復適,看云遠相映。
揮弦送孤鴻,飄然動高興。從令沒暮齒,不復憂倀倀。
永懷何能忘,臨風寄孤詠。
目疾謝柳道傳張子長惠藥。元代。吳師道。 處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天與兩目光,炯炯素清凈。前年翳生左,赤脈欻交橫。審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競。學書信夙習,耽讀亦本性。雖于二事切,未必致茲證。從來不解飲,杯勺強酬應。積毒根胃腸,標表發昏瞢。針刺爭雜施,流血和淚迸。丹砂與空青,數市窘貲罄。梔檗動盈筐,日啖不論命。重氛幸全掃,馀眚時一盛。荏苒三載間,視眺猶未瑩。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慶。惟茲二三友,為我憂怲怲。許君屢貽書,力勸宜習靜。損讀復省思,默坐但微瞑。心腎上下居,火實以水勝。炎炎降不怒,行之久自定。殷勤柳與張,有便常致訊。為言醫法難,俗師慎毋聽。一朝得奇藥,千里轉持贈。緘封謹視護,述語頗詳竟。開罌異香發,著箸金膏凝。試之累旬日,奇效他莫并。感之欲次骨,報爾無照乘。我生未見道,絕塵悅猶瞠。眊焉慚訓言,亦豈中未正。扶持謝諸公,磨刮完兩鏡。漸驚容衰老,謬忝小邑令。鄉山杳在望,歸船行可榜。把卷欣復適,看云遠相映。揮弦送孤鴻,飄然動高興。從令沒暮齒,不復憂倀倀。永懷何能忘,臨風寄孤詠。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吳師道。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金陵客夜。明代。王恭。 官槐夾道暮鴉鳴,匹馬那堪客帝京。紅燭夜窗千里夢,青山明月異鄉情。白門寺里霜鐘斷,金水橋頭曉漏清。陌上相逢空借問,幾人爭識馬周名。
旱雷。宋代。文同。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茫茫大田中,赤風起炎埃。密云徒滿空,甘澤竟不來。但聞南山下,日日喧怒雷。
西興渡口雪。宋代。蘇泂。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重過東湖二首。宋代。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三三三。近現代。伯昏子。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