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紅烘曉日,正玉樓人去,鶯啼春寂。垂楊萬絲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
傷時怨別,漸倦了江郎賦筆。乍蟲泥輕落書眉,暗省十年陳跡。
還憶重門掩雨,小閣聽風,舊家寒食。西泠咫尺,悵望處,亂云黑。
甚今朝卻放新晴天色,煙斂桃林歷歷。待提壺自賞芳華,暗愁又集。
瑞鶴仙。近現代。王季思。 濕紅烘曉日,正玉樓人去,鶯啼春寂。垂楊萬絲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傷時怨別,漸倦了江郎賦筆。乍蟲泥輕落書眉,暗省十年陳跡。還憶重門掩雨,小閣聽風,舊家寒食。西泠咫尺,悵望處,亂云黑。甚今朝卻放新晴天色,煙斂桃林歷歷。待提壺自賞芳華,暗愁又集。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冬柳。清代。趙函。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丑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樓頭只掛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題東山楊子仙廟三首 其三。清代。丘逢甲。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郊行即事。清代。王兆升。 奉命籌軍國,非關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上饒道中雜詠三首 其二。宋代。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謫備艱難。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