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甕自灌園,勝游貴人門。
有口自酌酒,勝與俗人言。
園中多蔓草,晨夕費鋤芟。
遇夜或風雨,安得久盤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況醉中語,繆誤人所嫌。
不如飽吃飯,清風北窗眠。
眠多則無覺,夢境仍多端。
惟有古斷簡,言行皆圣賢。
讀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鏡,
讀竟亦何為,聚訟徒喧煩。
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
揠苗不耘苗,亡羊兩茫然。
何如池上亭,虛曠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興夜氣還。
宴坐日過午,清陰猶未遷。
西山倦拄頰,南山興悠然。
晚山雖好不遮日,誰能獨熱望長安。
子吳子某既結茆竹洲以娛親復于居之前沼為亭。宋代。吳儆。 抱甕自灌園,勝游貴人門。有口自酌酒,勝與俗人言。園中多蔓草,晨夕費鋤芟。遇夜或風雨,安得久盤旋。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而況醉中語,繆誤人所嫌。不如飽吃飯,清風北窗眠。眠多則無覺,夢境仍多端。惟有古斷簡,言行皆圣賢。讀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鏡,讀竟亦何為,聚訟徒喧煩。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揠苗不耘苗,亡羊兩茫然。何如池上亭,虛曠可看山。山色日夕佳,晨興夜氣還。宴坐日過午,清陰猶未遷。西山倦拄頰,南山興悠然。晚山雖好不遮日,誰能獨熱望長安。
吳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備,字恭父,休寧(今屬安徽)人。與兄吳俯講學授徒,合稱“江東二吳”。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調鄞縣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縣。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遷知州兼廣南西路安撫都監。以親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尋復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謚文肅。張栻稱他“忠義果斷,緩急可仗?!?...
吳儆。 吳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備,字恭父,休寧(今屬安徽)人。與兄吳俯講學授徒,合稱“江東二吳”。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調鄞縣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縣。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遷知州兼廣南西路安撫都監。以親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尋復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謚文肅。張栻稱他“忠義果斷,緩急可仗?!?
瑞金縣西池雙蓮汪簿有詩見寄因以和之。宋代。金君卿。 惠政多應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雙紅共蒂初含笑,眾卉千名總合奇。寵降帝妃媯汭日,恍迷仙佩漢臯時。若教潘令河陽見,肯羨東風桃李枝。
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八首 其六。明代。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思佳客。。顧隨。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云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重陽侍老人飲。宋代。陳文蔚。 九十慈親鬢發播,今年菊早去年花。一尊細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