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盤神基,四瀆涌蕩津。
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
茍不宴出處,托好有常因。
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逸民。
玉潔箕巖下,金聲瀨沂濱。
卷華藏紛霧,振褐拂埃塵。
跡從尺蠖曲,道與騰龍伸。
峻無單豹伐,分非首陽真。
長嘯歸林嶺,瀟灑任陶鈞。
詠利城山居。魏晉。支遁。 五岳盤神基,四瀆涌蕩津。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茍不宴出處,托好有常因。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逸民。玉潔箕巖下,金聲瀨沂濱。卷華藏紛霧,振褐拂埃塵。跡從尺蠖曲,道與騰龍伸。峻無單豹伐,分非首陽真。長嘯歸林嶺,瀟灑任陶鈞。
利城系東漢時所設之郡,郡治即名利城,在江蘇省贛榆縣西南,三國時廢。支遁出家后,最初便在利城境內(nèi)山區(qū)隱居。這首詩先從利城山區(qū)地理形勢寫起,接著闡述了隱士們之所以要隱居的原因,然后詳細記敘了作者自己的隱遁生涯,表示了堅定地拋棄世俗雜念,歸依自然的決心。支遁雖為東晉時一流高僧,為般若學即色宗著名代表人物,但身處玄學盛行之魏晉時代,無法超脫時代的影響,故其詩寫得玄虛古奧,甚至有些晦澀,當然也離塵拔俗,不帶一點人間的煙火味。建、造就及造物之功。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余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jù)文獻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
支遁。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余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jù)文獻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飲酒雜詩 其三。元代。袁桷。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蛟凭浦腥?,湛湛浮云蒸。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妙言粲瓊屑,逸興追飛鷹。醉鄉(xiāng)儻可居,無功乃真朋。
南天門觀音寺遙望。。弘歷。 古剎禮大士,虛堂息勞身。旋起憑欄望,舊徑還如新。谷轉見行騎,山高截片云。是時秋始孟,綠樹猶繁紛。兩山辟仙境,一路無纖塵。裊裊旌旆影,隱現(xiàn)出嶙峋。逸興一以暢,轉益憂懷頻。念彼隨從者,跋涉良苦辛。
鸚鵡曲。元代。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和沈仲一北湖十詠·萱竹堂。宋代。陳傅良。 萱草須鋤莫放深,竹須剪伐待成林。一花一葉皆相附,要使兒孫識此心。
偶成。宋代。吳錫疇。 釀蜜山蜂初割戶,銜泥梁燕已成家。春愁漠漠連芳草,閒過東園數(shù)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