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公后世多賢,送爾維舟惜此筵。
念我能書數字至,將詩不必萬人傳!
時危兵革黃塵里,日短江湖白發前。
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唐代。杜甫。 逍遙公后世多賢,送爾維舟惜此筵。念我能書數字至,將詩不必萬人傳!時危兵革黃塵里,日短江湖白發前。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逍遙公的后事子孫中賢者很多,我為送別韋氏而停船很珍惜離別之筵。
如蒙相念,能寄簡短書信我已滿足;至于我的詩篇,則不勞你傳于世人。
時局危難戰亂不休,而我已經白發蒼蒼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瞻望古人,皆為離別而灑淚,顧念別后,你我備懷凄情入于風煙之中。
公安:湖北公安縣。韋匡贊,排行第二,生平不詳。少府,縣尉。
逍遙公:韋二少府的祖先是北周時韋復和唐中宗時韋嗣立,均封為逍遙公。
爾:你,指韋匡贊,事跡不詳。惜:哀傷,痛惜。
念我:思念我。書:寫。
將詩:帶去的詩。不必萬人傳:不必在眾人中傳吟。
時危:時局艱危。兵甲:兵器衣甲的總稱,引申為戰爭。
日短:比喻年邁衰老,剩下的日子不長了。 ‘
風煙:指戰亂。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301-302頁
2、韓成武選注,少陵體詩選,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05,第224頁
此詩是代宗大歷三年(768)暮秋杜甫漂泊湖北公安縣時所作。這年八月,吐蕃十萬攻靈武、邠州,京師戒嚴,所以詩中有時危兵革的話。杜甫在公安受盡冷落,非常孤獨,沒有誰到他這條破船上來,韋匡贊卻特來看望并向他辭行。杜甫深受感動,作詩以贈別。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301-302頁
2、海兵編著.杜甫詩全集詳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351頁
這首詩首聯贊揚韋匡贊作為逍遙公的后人賢良有德,并再三珍惜二人友情以此筵別后難再相見為憾。頷聯料想和囑托別后情狀,杜甫說此番別后若蒙韋二想念,能寫封數字短札相寄,杜甫便感激不盡,倒是自己的詩作,請韋二不要向萬人傳播。頸聯又回到二人所處的時代環境里,這年八月,吐蕃十萬兵馬侵擾,兵戈又起,時局危難;眼前韋二尚可有所作為,自己卻白發客居,不知又要在短暫來日飄流向哪里。尾聯嘆自己命運感別離苦痛,覺得世間萬物萬事古往今來皆為悲劇,此一別更是涕淚斷腸了。
這首詩雖是寫個人的離愁別苦,但詩人卻把這種離愁別苦深深植根于當時的社會現實,揭示了戰亂的緊張局勢,諷刺了統治階級的人才政策,抒發了主客雙方不能見用于世的沉痛情懷。全詩由個人的離別寫到國家的時局,由個人的身世揭出政治的腐敗,“離而復合,無限情遙”,聲淚俱下,感慨涕零,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尸位學署岑寂無聊泛泛隨流跡近漁父每有聞見輒宣謳詠因名瀛涯漁唱 其二十一。清代。朱仕玠。 想見如來紺發鬖,荷蘭移種海東南。誰知異果波羅蜜,別有佳名優缽曇。
從狩武岡和胡學士韻二首。明代。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云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趙善括。 駒隙匆匆不暫留,誰能宴坐學裴休。君攜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澤秋。水浸斜陽紅影濕,煙橫疊巘翠光浮。何時再卜秋屏約,共踏西風爛熳游。
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唐代。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