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古木蕭蕭,蒼云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
天凈沙·魯卿庵中。元代。張可久。 青苔古木蕭蕭,蒼云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
滿院青苔一株株古樹蕭蕭,蒼云片片一江秋水迢迢。滿山紅葉掩映得山齋小小,有誰曾經找到?高尚的人走過的橋。
魯卿:一位隱居山寺的隱者。
蕭蕭:風吹樹林木搖動的聲音。此處形容冷清幽靜。
迢迢:高、遠貌。
探梅人:指作者自己。梅,比喻高士。
這很有可能是張可久來到魯卿的茅舍后,對魯卿描述的路過溪橋時的所見與所想,而用筆記錄下來的。
參考資料:
1、張文珍.元曲三百首: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05:第223頁
張可久這首《天凈沙》,宛如一幅淡遠幽雅的山水畫,是對友人魯卿隱居山中的禮贊,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實流露。這首小令筆墨簡淡,風神高遠。上半幅寫景即寫人,寫出了隱者的品格風致。下半幅寫自己來探望隱者,寫出立刻深摯的友情。明朝朱權《太和正音譜·古今群英樂府格勢》云:“張小山之詞,如瑤天笙鶴”,“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吃煙火食氣”。凡此皆可于此首小令證之。究極而論,此首小令造境之高遠,乃出自小山對于隱逸之真誠向往?!?】?全曲通過對秋云、秋水、秋木的描寫,構建出高遠、清幽的境界,營造出靜謐的禪境。通過對齋庵及其環境的描寫,表現魯卿高尚、純潔的品格和自己的向往之情。
頭三句寫景。首句“青苔古木蕭蕭”,講古木蕭蕭,青苔叢生?!扒嗵拍尽?,是構成首句物境的基礎,青苔結生于古木之上,亦可以將青苔、古木理解為并立的意象?!笆捠挕币辉~,一般用來形容木葉肅殺、飄落的情態,這里也是用來襯托秋日山中凄清、古靜的氣氛。
“蒼云秋水迢迢”,寫水云狀貌?!吧n云”是高空長云,有宏闊的氣象;“秋水”有平沙落雁相伴,皆染秋色?!疤鎏觥毙揎棥扒锼?,結構同“蕭蕭”修飾“古木”一樣?!扒锼鎏觥蓖怀銮锼L空一色的景貌,這里的“迢迢”其實也感染了“蒼云”的色彩。
“紅葉山齋小小”,寫魯卿山齋所在,有紅葉飛落環繞,與肅殺的古木、曠遠的云水相比,山齋不過是“小小”的一座。但“山齋”與前二者不同的是,青苔木色、云水長天,都是肅殺清遠的“黑白照片”,而環繞“山齋”的“紅葉”卻是秋季最艷麗的色彩的代表。
前三句用相同的句子結構,由小至大、又由大入小地勾畫出秋山云水的樣貌。從色彩和結構的豐富性上來講,“青苔古木蕭蕭”最肅殺,“青苔”“古木”都是較死板、幽深的物象;“蒼云秋水迢迢”,使境界頓時開闊,色彩也更明亮了;“紅葉山齋小小”,一“紅”一“小”,與前文形成對比——“紅”與“蕭蕭”“蒼云”對照,形成鮮艷的色彩刺激,“小”與“蕭蕭”“迢迢”對照,實際上是把焦點集中到了“山齋”上來。
紅葉”使得“山齋”成了前三句秋山云水圖的中心,但“山齋”之“小”又為后文的繼續展開留下了余地。其一。將魯卿的“山齋”放到了巨大的秋山云水背景中;其二,“山齋”之“小”突出了它的幽深,這就使得下文“有誰曾到”的句子顯得十分自然了。
后一部分“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寫的其實還是魯卿齋的幽深,不過換了一個角度,并加了一些意思。所謂“探梅人”,指的是作家自己?!懊贰辈皇乔锶盏奈锵?,但梅的枝勁花清,自古是高士隱者的代表,作家說自己是“探梅人”,就是把魯卿比作梅—般的高士來贊揚了。
過溪橋”是一個過程,作家想要探訪“山齋”,但還在路上,剛剛踏過小溪上的石板橋。這樣的寫法。從效果上應和了前文“有誰曾到”的疑問,連誠心探訪的作家都只是方過溪橋,他人自然是不知有此處了。
《天凈沙》常用來寫秋景、抒悲遠之情。這首《天凈沙》,則是通過秋景的襯托,寫高士魯卿的隱逸。一句“探梅人過溪橋”,帶著些許禪意。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恭和聞喜宴御制。宋代。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升歌幸聽三間雅,佩印行紆五兩綸。圣世賓賢如此厚,致君忍負不貲身。
艷曲十首 其十。明代。胡應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征鴻落寒音,微波汎晴淥。悠悠負芳辰,耿耿企旸谷。臨分致深情,炯若佩瓊玉。人生重天倫,朋友非外屬。渺予尚真率,虛偽悲世俗。采采湘浦蘭,猗猗鼎城竹。行將往從之,一浣延覽矚。
寄茅山道友三絕。宋代。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雪中由玉河泛舟復至玉泉山 其一。。弘歷。 密點還疏點,冰心復水心。被田同暢悅,助景好探尋。入沼無痕化,推篷有冷侵。不知誰戴氏,仿佛泛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