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鶴鳴。兩漢。佚名。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云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九皋:皋,沼澤地。九:虛數,言沼澤之多。
淵:深水,潭。
渚:水中小洲,此處當指水灘。
爰(yuán):于是。檀(tán):古書中稱檀的木很多,時無定指。常指豆科的黃檀,紫檀。
萚(tuò):酸棗一類的灌木。一說“萚”乃枯落的枝葉。
“它山”二句:利用其它山上的石頭可以錯琢器物。錯:礪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樹木名,即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
攻玉:謂將玉石琢磨成器。朱熹《詩集傳》:“兩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為器,得以成焉?!?/p>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 .先秦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 :372-374 .
對于此詩的背景,歷代學者有不同的說法。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認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方玉潤認為此詩是“諷宣王求賢山林也”。今人程俊英認為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72-374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95-397
此詩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兩章共用了四個比喻,語言也相似,只是押韻不同。關于詩的主題,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睹娦颉氛J為是“誨(周)宣王也”,鄭箋補充說:“誨,教也,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蓖跸戎t《詩三家義集疏》舉例證明魯詩、齊詩、韓詩都與毛詩觀點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說:“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誨之辭也?!闭J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詩經譯注》祖毛、鄭舊說而加以發展,說:“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边@種說法較易為今人所理解。
先談朱熹的說法。他分析第一章說:“蓋鶴鳴于九皋,而聲聞于野,言誠之不可揜(掩)也;魚潛在淵,而或在于渚,言理之無定在也;園有樹檀,而其下維萚,言愛當知其惡也;他山之石,而可以為錯,言憎當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理,其庶幾乎?”他將詩中四個比喻,概括為四種思想:即誠、理、愛、憎。并認為從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說法看起來很辯證,都是用發展的變化的觀點分析問題,而且兼顧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然而他卻是用程朱理學來說詩,這一點從他對第二章的解釋中看得更加清楚。
《詩集傳》釋第二章結句引程子曰:“玉之溫潤,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厲,天下之至惡也。然兩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為器,得以成焉。猶君子之與小人處也,橫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動心忍性,增益預防,而義理生焉,道理成焉?!背套诱f詩與朱子說詩,如出一轍,皆為引申之詞?!八街?,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為喻。然而是否為詩的本義呢,似乎很難說。
再談今人程俊英關于此詩的解釋。程先生在《詩經譯注》中說:“詩中以鶴比隱居的賢人?!薄霸娙艘贼~在淵在渚,比賢人隱居或出仕?!薄皥@,花園。隱喻國家?!薄皹涮?,檀樹,比賢人?!薄叭[,枯落的枝葉,比小人?!薄八街?,指別國的賢人?!薄懊珎鳎骸畼b,惡木也?!餍∪??!彼龔摹罢须[詩”這一主題出發,將詩中所有比喻都一一與人事掛鉤,雖不無牽強附會,倒也自成一說。
其實,就詩論詩,不妨認為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詩。在廣袤的荒野里,詩人聽到鶴鳴之聲,震動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魚一會兒潛入深淵,一會兒又躍上灘頭。再向前看,只見一座園林,長著高大的檀樹,檀樹之下,堆著一層枯枝敗葉。園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詩人因而想到這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作磨礪玉器的工具。詩中從聽覺寫到視覺,寫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條意脈貫串全篇,結構十分完整,從而形成一幅遠古詩人漫游荒野的圖畫。這幅圖畫中有色有聲,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滿了詩意,讀之不免令人產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讀詩,讀者便會受到詩的藝術感染,產生無窮興趣。若刻意求深,強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測之感。
和兵部何侍郎宜香閨五絕 其四。宋代。慕容彥逢。 鄉賦蒙收一日長,文闈恩地自宗房。摳衣獲造芝蘭室,猶認當年月桂香。
苕雪與覺先弟先后寄菊數十種日涉小園聊復成詠 其四。。陳曾壽。 亦有高秀姿,亭亭滿月相。得霜乃清嚴,禁雨不悽愴??帐伊藷o悅,得意千載上。龍章雖雋烈,天黥偶遺忘。出為一大事,甘此詩酒放。
鷓鴣天 題綺塵云想山莊詩詞集。近現代。劉永濟。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飲酒雜詩 其三。元代。袁桷。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蛟凭浦腥?,湛湛浮云蒸。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妙言粲瓊屑,逸興追飛鷹。醉鄉儻可居,無功乃真朋。
登天安門城樓。近現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