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cè)。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有狐。兩漢。佚名。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有狐綏綏,在彼淇側(cè)。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橋上。我的心里真憂愁,你的身上沒衣裳。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淺灘上。我的心里真憂愁,你沒腰帶不像樣。
狐貍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憂愁,你沒衣服我心傷。
狐:狐貍。一說狐喻男性。
綏(suí)綏:慢走貌。朱熹《詩集傳》訓(xùn)為獨行求匹貌。
淇:衛(wèi)國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縣東北。梁:河梁。河中壘石而成,可以過人,可用于攔魚。
之子:這個人,那個人。裳(cháng):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厲:水深及腰,可以涉過之處。一說通“瀨”,指水邊沙灘。
帶:束衣的帶子。實指衣服。
側(cè):水邊。
服:衣服。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8-129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130-131
有關(guān)此詩的背景學(xué)界尚存分歧現(xiàn)代學(xué)者一般認為《衛(wèi)風(fēng)·有狐》是一首言情之詩。詩人托為此婦之言,以有狐在踽踽獨行,思得匹偶,表白此婦對其所愛慕之人的愛心。還有人認為這是一位女子擔憂在外的丈夫沒有御寒衣物而寫的一首詩。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8-129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130-131
這是一首情詩。有人把它理解為妻子擔憂在外的丈夫沒有御寒衣物的詩,則詩以主人公看見有狐開篇,以狐之綏綏,來比久役于外的丈夫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之貌。只見有一只身材單薄的狐貍,狐獨地散漫地出沒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這應(yīng)該是一幅冷清的秋天的景象,淇水河邊,水落石出,狐貍身單影只地行走在石梁上。見此情景,女主人公心里對丈夫的擔憂油然而生,他想到那久役于外的丈夫還沒有御寒的下裳。
全詩一唱三嘆,每章只更換兩個字,反復(fù)強化,深入地表達擔憂之情。狐貍走在水淺的地方,濕了腿腳,由此想到自己男人還沒有束緊衣褲的帶子呢。狐貍走在河的岸邊,完全沒有弄濕身上,她就想到丈夫還沒有成身的衣服呢。隨著視線所及,看到狐貍從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來,她就想到丈夫該穿什么衣物,真可謂知冷知熱。從這個角度上說,此詩是賢婦人惦念遠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有人把此詩解為寡婦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可通。狐為妖媚之獸,詩人稱此婦為“狐”,看來此婦也頗有風(fēng)姿,詩人以詩揭露其心事,比之為狐、以物喻人,別饒風(fēng)致。全詩三章,皆用比意。
首章言“有狐綏綏,在彼淇梁”,梁為石不沾水之處,在梁則可以穿好下裳,所以這多情的寡婦,以有狐求偶,對其所憐惜的鰥夫,表白自我的愛心說:“我心里所憂愁的,是那人還無以為裳,若是他娶了我他就可以不愁沒有衣裳了?!贝握卵浴坝泻椊?,在彼淇厲”,“厲”為深水可涉之處?!囤L(fēng)·匏有苦葉》詩云:“深則厲,淺則揭”,涉過深水。需要有衣帶束衣。此婦擔心的,是心上所愛慕的那人還沒有衣帶。她想:“若是我嫁給他,我可以替他結(jié)成衣帶他就不愁涉過深水時沒有衣帶了。”三章言此狐“在彼淇側(cè)”,既然已在淇側(cè),可見已經(jīng)渡過淇水,可以穿好衣服了。可是她擔心那個人,還無以為服,她心想:“若是我和他結(jié)為婚姻,那么,那人就不愁沒有衣服了?!?/p>
這三章詩充分而細致地表露了這位年青寡婦的真摯愛心,即事抒懷,不作內(nèi)心的掩蔽,大膽吐露真情,自是難得的佳作。在舊時代,遭逢喪亂,怨女曠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愛,這是人生起碼的要求,自然是無可非議的。這首詩,表白了寡婦有心求偶之情,在《國風(fēng)》中是一首獨特的愛情詩。至于此婦所愛慕的對方,是否已經(jīng)覺察到她的愛心,以及如何作相應(yīng)的表態(tài),那是另外的事了。
送惟良上人歸江南。唐代。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苦霧沈山影,陰霾發(fā)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yī)王。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元代。柳貫。 小谷疏林受數(shù)家,年芳猶有刺桐花。白云不為青山地,截斷前峰兩髻丫。
漢武。宋代。劉筠。 漢武高臺切絳河,半涵非霧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變,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幾遷空象物,秦橋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賦徒能諷,卻助飄飄逸氣多。
贈越僧。明代。張元凱。 飛錫常攜海上霞,萬松深處掛袈裟。孤云寄跡元無住,流水將心未有涯。文字不曾離貝葉,因緣還出在蓮花。來時一葦輕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