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
何如買取胡孫弄,一笑君王便著緋。
感弄猴人賜朱紱。唐代。羅隱。 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何如買取胡孫弄,一笑君王便著緋。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場歷盡艱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問聞。
還不如去購買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開心一笑就緋袍加身。
弄猴人:馴養猴子的雜技藝人。朱紱(fú):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后常作為官服的代稱?!度圃姟反嗽婎}下有注:《幕府燕閑錄》云:“唐昭宗播遷,隨駕伎藝人止有弄猴者,猴頗馴,能隨班起居,昭宗賜以緋袍,號孫供奉,故羅隱有詩云云。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見全忠,徑趣其所,跳躍奮擊,遂令殺之?!?/p>
就試:應考,參加考試。唐劉兼《玉燭花》詩:“正當晚檻初開處,卻似春闈就試時?!?/p>
五湖:其說不一,《史記索隱》認為指太湖、洮湖、鄱陽湖、青草湖和洞庭湖。此處泛指一切佳山勝水之地。煙月:煙花風月,代指各種享受和嗜好?!拔搴熢隆笔侵冈娙说募亦l風光,他是余杭(今屬浙江)人,所以舉“五湖”概稱。奈:奈何。相違:指無緣欣賞。
買取胡孫弄(nòng):一作“學取孫供奉”。胡孫:猴的別名。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一百:“猴玃:猴者猿猴,俗曰胡孫?!惫┓睿禾茣r以文學或技藝侍奉宮廷者。
著(zhuó)緋(fēi):穿緋色的官服。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緋。
參考資料:
1、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90-791
據《幕府燕閑錄》載,黃巢起義爆發,唐昭宗逃難,隨駕的伎藝人只有一個耍猴的,訓練的猴子居然能跟皇帝隨朝站班。唐昭宗很高興,便賞賜耍猴的五品官職,并給予稱號叫“孫供奉”。對羅隱來說,這件事就是一種辛辣的諷刺。他寒窗十年,讀書赴考,十試不中,依舊布衣。與孫供奉的寵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有感于此事而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83-1284
羅隱這首詩,用作者自己和孫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鮮明對比,以自我諷嘲的方式發感慨,泄憤懣,揭露抨擊皇帝的昏庸荒誕。
詩的前二句概括詩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經歷,嘲笑自己執迷不悟?!笆昃驮嚻凇?,說他十多年來一直應進士舉,辛辛苦苦遠離家鄉,進京趕考,但一次也沒有考中,一個官職也沒有得到?!拔搴熢履蜗噙`”是說為了趕考,只得離開美麗的家鄉??婆e入仕一直是詩人奮斗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前后屏居京城十四年以上,竟日苦讀,奔走科場,幾乎與一切人間美景隔絕。反過來說,倘使不趕考,他就可在家鄉過安逸日子。所以這里有感慨、怨恨和悔悟。
詩的后二句便對唐僖宗賞賜孫供奉官位事發感慨,自嘲不如一個耍猴的,譏刺皇帝只要取樂的弄人,拋棄才人志士?!昂稳缳I取胡孫弄”,詩人自嘲不如耍猴人,看似羨慕,實則是對君主的辛辣諷刺,其中蘊含著詩人巨大的悲憤?!耙恍醣阒p”,既痛刺唐僖宗的癥結,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藥,國亡無可挽回,其中蘊含著詩人對李唐江山每況愈下的隱憂。
這是一首嘻笑怒罵的諷刺詩。詩人敢于將諷刺的矛頭對準高高在上的皇帝,其膽識也是難得和值得褒獎的。詩人故意把辛酸當笑料,將荒誕作正經,以放肆嘻笑進行辛辣嘲罵。他雖然寫的是自己的失意遭遇,但具有一定典型意義;雖然取笑一件荒唐事,但主題思想是嚴肅的,詩人心情是郁憤的。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探春令·雕墻風定。宋代。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孫臏。元代。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救韓示怯戰,減灶功乃成。馬陵書大木,弩發如流星。跛鱉信千里,刑馀安可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