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吹卷著白云使之翻滾涌動,我要渡過汾河到萬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緒傷感惆悵又逢上草木搖落凋零,我再也不愿聽到這蕭瑟的秋風。
汾上:指汾陽縣(今山西萬榮南)。汾:指汾水,為黃河第二大支流。
河汾:指汾水流入黃河的一段。
心緒:此處謂愁緒紛亂。搖落:樹葉凋零。
這首詩當作于唐開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開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晉州,詩人為禮部侍郎隨行,并有詩。是年冬,出為益州大都督長史。到開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調回長安。外放的兩年,是蘇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時期,此詩可能就是這一兩年中的一個秋天所作的。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43-44 .
2、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62-63 .
這首五絕有興寄,有深意,是一首頗具特色的即興詠史詩。它采取了虛虛實實,若即若離,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現手法來表達詩人的復雜心情。
此詩前二句化用了漢武帝《秋風辭》的詩意,首句即“秋風起兮白云飛”,次句為“泛樓船兮濟河汾”,從而概括地暗示著當年漢武帝到汾陰祭后土的歷史往事,并引發聯想唐玄宗欲效漢武帝的作為。兩者何其相似,歷史仿佛重演,這意味著什么,又啟示些什么,詩人并不予點破,運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題目卻點出了一個“驚”字,表明詩人的思緒是受了震驚的。這不是由于個人遭遇而被震驚。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點像是即景自況。他在汾水上被北風一吹,一陣寒意使他驚覺到秋天來臨;而他當時正處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陣北風把他這朵白云吹得老遠,來到了這汾水上。這也合乎題目標示的“汾上驚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復雜的??偟膩碚f,是在即景起興中抒發著歷史的聯想和感慨,在關切國家的隱憂中交織著個人失意的哀愁??芍^百感交集,愁緒紛亂。
詩的后二句明確地說穿了詩人復雜紛亂的心情?!皳u落”用《秋風辭》中“草木黃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辯》語“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這里用以指蕭瑟天氣,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說“逢”?!胺辍闭?,愁緒又加上挫折之謂,暗示出“心緒”并非只是個人的失意?!扒锫暋奔粗^北風,其聲肅殺,所以“不可聞”。聽了這肅殺之聲,只會使愁緒更紛亂,心情更悲傷。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蘊含的復雜心情的性質和傾向。
實際上,這詩的表現手法和抒情特點,都比較接近阮籍的《詠懷詩》。此詩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詩人有寄托,有憂慮,有感傷;但究竟為什么,是難以確切肯定的。他采用這種手法,可能是以久與政事的經驗,熟悉歷史的知識,意識到漢、唐兩代的兩個盛世皇帝之間有某種相似,仿佛受到歷史的某種啟示,隱約感到某種憂慮,然而他還說不清楚,也無可奈何,因此只能寫出這種感覺和情緒。而恰是這一點,卻構成了一種獨有的藝術特點:以形象來表示,讓讀者去理會。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
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荊州道中。宋代。袁說友。 硉矹奇峰繞復環,淼茫大水枕前灣。望迷荊楚山川外,浮遍乾坤日夜間。舉酒欲吞云夢去,倚樓無復利名干。霧船風纜經多少,老盡行人只此山。
東平路中遇大水。唐代。高適。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永望齊魯郊,白云何悠悠。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黽聲啾啾。仍憐穴蟻漂,益羨云禽游。農夫無倚著,野老生殷憂。圣主當深仁,廟堂運良籌。倉廩終爾給,田租應罷收。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v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
惠文伯居士請贊 其六。。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西城晚眺。。黃克晦。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水帶平蕪雙鳥下,云連遠寺一僧歸。深杯未覺黃昏盡,漁火遙生垂釣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