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
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
長船倚云泊,石鏡秋涼夜。
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
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
欲將千里別,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
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
維爾之昆二十馀,年來持鏡頗有須。
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
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唐代。李賀。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長船倚云泊,石鏡秋涼夜。豈解有鄉情,弄月聊嗚啞。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欲將千里別,持我易斗粟。南云北云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維爾之昆二十馀,年來持鏡頗有須。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臏瞎潘馊绲?,庭南拱柳生蠐螬。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在洛陽郊外送別小弟,卻沒有俎豆陳列,慚愧啊,乘著瘦骨嶙峋的老馬。
當小弟經過廬山的香爐峰時,你孤單的身影,將會落到鄱陽湖水面之下。
你一路前行,長船倚云而停泊在石鏡峰,在秋涼之夜四顧凄迷,倍感孤寂。
你值此情境,怎么可能不引起思鄉的情緒,而又無處傾訴,只能對月悲啼。
小弟上馬將遠行,送別在柳下,官街上的槐葉才如兔眼兒大。
想的是借千里送別去謀生,換取升斗之糧糊口養家。
彼此像南北流走互不相見的浮云,心頭和全身卻像掛著線兒相牽引。
茅屋前樹影轉動,月光滿床難入睡,為小弟擔憂,夢見江西饑民亂紛紛。
你長兄我今年已經二十歲掛零,近來持鏡自照,只見臉上胡須生。
離家三年仍是這般清苦貧窮,謀職于京都,到頭來一事無成。
村邊荒溝里積著死水,寒光如刀,庭院南頭那棵老柳已生出蛀蟲。
遠在江邊異鄉的小弟真叫人憐念,郊野晚風悲鳴,更增加牽掛之情。
勉愛:勉勵其自愛。小季:小弟。
俎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此指餞行的菜肴。
廄(jiù):馬棚。
小雁:喻季弟。爐峰:廬山香爐峰的省稱。
楚水:古楚地的江河湖澤。此處指鄱陽湖。
嗚?。罕瘒@。
官槐:長安官街,夾道植槐柳。兔目:《續博物志》:“槐葉之生,入春季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 ,更旬而始規,三旬而葉成?!?/p>
“欲將”二句:言千里以身事人,不過為斗粟也。持我,一作“持此”。
南云北云:謂二人一南一北也。
靈臺經絡:猶心中情緒也。靈臺,心也,語出《莊子》。此句或謂兄弟一南一北,家母思兒也。
下國:京師以外之地。
昆:兄也。此長吉自謂,而與其季言之。
索米:領取俸祿也?!稏|方朔傳》:“無令但索長安米?!弊⒃疲骸八?,盡也?!?/p>
拱柳:合抱之柳。蠐(qí)螬(cáo):《爾雅》云:“蠐螬有六名,在木中者,名蝤蠐?!薄痘瘯吩疲?“燥濕相育,不母而生蝤蠐?!?/p>
幼客:游子年幼也。
晚吹:晚之吹角。一說晚風。
參考資料:
1、閔澤平.李賀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275-278
2、吳企明 編選.李賀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7-130
3、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05-108
這組詩是李賀在洛陽送別去江西謀生的小弟時寫的,當作于元和八年(813年)。李賀因病辭官,對原先生機窘絀的李家無疑是致命的打擊。李賀再次啟程至洛陽尋找出路;時隔不遠他的弟弟離開故鄉前往廬山一帶。小季取道洛陽告別李賀,分手在即,李賀在郊野相送,于是有了這兩首詩。
參考資料:
1、吳企明 編選.李賀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7-130
第一首敘離別之感受。首二句極寫自己之貧困與狼狽,在洛陽郊外作別,無俎豆陳列以相送,所乘之馬既瘦又老,自感慚愧。后六句遙想小弟離別后的情景。先想象小弟過香爐峰時,身影落在鄱陽湖里,懷念小弟之情,蘊含在景物描寫之中。其次想象小弟泊舟石鏡峰的景況和心緒,長船倚云而停泊,四顧凄迷,又當石鏡秋涼之夜,倍感孤寂。小弟值此情境,豈能不動鄉情。無處傾訴,只能對月悲啼。
第二首言兄弟之情。此詩平仄交叉用韻,分成四段,結構齊整,層次井然。首四句寫“別”,送別處的柳枝,擋住馬頭,道邊的官槐發芽如兔目,此時此地將作千里之別,猶弟持此以易斗粟,也就是《左傳》所謂“餬口四方”的意思。兄長無力維持家庭生計,弟弟年幼而遠行謀生,真可悲傷,所以措辭很沉痛。次四句寫“母心”,敘說老母思念、牽掛二子。二子一南一北,離家遠行,故曰“脈斷”。老母心里像懸掛著春線,牽掛兩地。老母居室的樹影,隨月光轉移,夢里見到江西的小兒。再次四句寫“我”,兄長已經二十多歲,頗有髭須,辭家三年到京城任職,“索米王門”,卻辭官而歸,事業無成。最后四句寫“憶”,承上文而來,既然一事無成,所以家庭冷落,荒溝積水,水光如刀,庭前老柳,已被蛀空。詩思又由眼前景轉向遠方“江干”,遙憶“江干幼客”小弟,年幼獨自外出,令人憂慮掛念。這時忽然聽到野外呼呼的風聲,如人悲號,更令人感到無限悲傷。
這兩首詩集中地表現出李賀與其弟離別的悲傷以及兄弟之間真切的情誼,同時也反映了中唐時期農村經濟的凋敝。全詩感情真摯,情趣深永。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二十一日收復南投街,連日大捷,重圍 其四。。陳肇興。 軍令如山立,出門三五申。攻心師馬謖,守法學曹彬。但使擒元惡,休多殺一人。古來稱善將,無敵是行仁。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滕縣。明代。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斯來,甫田昔為佃。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但愿風雨時,民獲飽粱面。前日江淮行,稍聞趙代甸。連年苦旱魃,黔首盡離散。不覺投匕箸,豈復顧廚饌。茲土景物舒,舉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備故無患。彼豈無父母,夫何罹此變。無乃期會繁,反令慈惠殄。征夫徒駪駪,憂喜付聞見。
和徐天泉劉完庵同過沈石田友竹居韻。。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通幽處,朋來問索居。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不如。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宋代。陶夢桂。 一生受用燕營窠,百歲光陰馬駐坡。晚境喜無干己事,故人遠寄歇心歌。君開經卷塵緣了,我辟山林詩料多。得句卻愁成綺語,何如一意向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