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開。
因從老僧飯,更上夫人臺。
清唱云不去,彈弦風颯來。
應須一倒載,還似山公回。
登涼州尹臺寺。唐代。岑參。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開。因從老僧飯,更上夫人臺。清唱云不去,彈弦風颯來。應須一倒載,還似山公回。
在這塞外苦寒之地,直到三月春半時,梨花才開始綻放。
于是我同寺中的老僧吃完飯,又登上了夫人臺。
那清越的歌聲令白云停遏,那優美而淡雅的琴韻像清風颯然吹過一般。
我也應該倒騎著馬,像山公那樣酩酊大醉而歸。
因:副詞,于是。
更:復再。
云不去:典出《列子·湯問》:“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p>
山公:即晉山簡。
這首詩作于公元751年(天寶十年)春季。詩人于梨樹花開時節游尹臺寺,登夫人臺并聽人高歌,深為其陶醉,只覺得可“倒載”而歸。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9-190頁
這是一首極具情趣的塞外踏春詩。全詩從三月春始至、梨花遲遲開之景入手,給人以奇異驚喜之感,讓人不由對漠北溫馨的一面倍感心怡;于是詩人登山賞花,遂入禪寺,得見寺中古跡;然后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潛心品味“只應天上有”的絕妙韻律;最后以古人放達、游牧的故事中襯托自己此時此刻陶醉其間的心情。詩文在意興盎然的情趣中結束,讀來仍感余韻綿綿,結尾一聯與王維“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寒悰 其二。清代。孫原湘。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致蹉跎。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集古八絕 其四 晚步云溪上。明代。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武功驛留題。宋代。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長安今過何曾識,此度劉郎老于昔。終南入望眼長青,渭水翻波心更赤。只今身在選官圖,夢守么么五十馀。衣輕躍駿美年少,愛爾平時不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