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清江引·春思。元代。張可久。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黃鶯在門外柳樹梢啼唱,清明過后細雨紛紛飄零。還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過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兒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門外柳:暗寓見柳傷別。古人每每以折柳指代友人或情人送別。
雨細清明: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句意。
能消: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蹦芟?,能禁受。
又是相思瘦:意指相思之苦讓人憔悴消瘦。作者《慶宣和·春思》:“一架殘紅褪舞裙,總是傷春。不似年時鏡中人,瘦損,瘦損!”可與此句互相參照。
參考資料:
1、王波 .元曲三百首解析 :同心出版社 ,2011年 :206頁 .
2、宋海峰 .元曲三百首鑒賞詞典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31頁 .
這首小令寫在清明時節,寫的是思婦在春殘雨細的時候,想到美好的青春隨著時光消逝,而遠方的游人卻遲遲還未回來,因而借酒澆愁,去打發那好天良夜的情景。
參考資料:
1、王波 .元曲三百首解析 :同心出版社 ,2011年 :206頁 .
這支有名的小令,是寫思婦在春殘雨細的時候,想到韶華易逝,游子未歸,因而借酒澆愁,去打發那好天良夜。
曲的前兩句,都不著痕跡地化用了唐人的詩句?!包S鶯亂啼門外柳”,是寫思婦,是從金昌緒的“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薄洞涸埂返脑娨恻c染出來的。意思是說,她正想在那里“尋夢”,讓那千種情思、萬般繾綣在夢里得到滿足,可那“不作美”的黃鶯,好像故意為難似的在門外亂啼,使人不能成眠,無法在夢里補償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了的甜蜜?!坝昙毲迕骱蟆?,是寫行人,是思婦魂牽夢縈的對象,是從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薄肚迕鳌返木湟庵袧饪s出來的。妙在思婦被黃鶯喚起,不是埋怨行人誤了歸期,而是關心游子在陰雨泥濘的道路上黯然魂消的苦況,這就進一步深化了曲的意境。作者在這里引用唐人的詩句,有撮鹽入水之妙。
“能消幾日春”二句,是雙承上面兩句的曲意,即不但思婦禁受不起幾番風雨,就是那天涯游子也同樣受不了離愁的折磨了。這句話也是從辛棄疾的“要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的詞意中點化出來,借春意闌珊來襯托自己的哀怨的悵然無限的相思,令人憔悴,令人瘦損,長此下去,如何是好呢?這里著一“又”字,說明這樣的兩地相思,已經不是破題兒第一遭了。這跟作者的“總是傷春,不似年時鏡中人,瘦損!瘦損!”《慶宣和·春思》乃同一機杼。這支小曲之所以自然而不雕琢,典雅而不堆垛,正是作者博搜精粹,蓄之胸中,自然吐屬不凡,下筆如有神助。
曲的頭部和腹部,寫得如此婉麗清新,結語須是愈加精彩,愈著精神,才能收到“余音繞梁”的藝術效果。所以“詩頭曲尾”,古人是極為重視的。王驥德說:“末句更得一極俊語收之,方妙”《曲律·論尾聲》。曲論家之所以不憚其煩,來總結曲的末句的藝術經驗,說明它是關系到曲的成敗的。這“梨花小窗人病酒”,就是俊語,就結得響亮,饒有余味。它既照應了前文的“清明后”和“幾日春”,也概括了“相思瘦”的種種原因,又給讀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因為梨花是春光已老的象征,她隔看小窗,看到梨花凋零,春事闌珊,而遠人未歸,閑愁無既,于是只好用酒來解除胸中的愁苦。病酒,就是傷了酒。讀到這里,使人很容易聯想到馮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和李清照的“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的詞意來。作者正是在這樣的詞情和意境的基礎上,在曲尾對曲的整個意境作了很好的概括和創造,這才使人感到“言簡而余味無窮”。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震兒設教永平移家就養途中即事有作。清代??桌^瑛。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渡水潛相喚,登山恐或驚。崎嶇輪易折,觳速馬難行。攬袖看孫哭,烹茶有婦迎。為言官道近,齊說郡侯清。地繞岡巒勢,人多弦誦聲。疏花開小院,斜日下高城。聚似萍波泛,來當麥浪晴。黃泉誰問路,白發獨添莖。每憶黔婁被,徒憐考叔羹。蕭條愁官館,何日送歸旌。
嘲燈花鵲噪。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醉呂洞賓畫。元代。胡天游。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捉臂返顧如叮嚀,巖也睨之若螟蛉。拉乾坤之隘兮,不足供先生之高枕。杯洞庭之綠兮,不足助先生之解酲。噫!今夜酒醒何處?清風明月,一笛瑤京。
垂簾。清代。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宋代。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樽前侑酒只新詩,何異書魚餐蠹簡。
用晦以三寸篋貯金字佛經咒二十余卷精工之甚感而賦謝。明代。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