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殊未已,東望何時還。
終日風與雪,連天沙復山。
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
相憶不可見,別來頭已斑。
寄宇文判官。唐代。岑參。 西行殊未已,東望何時還。終日風與雪,連天沙復山。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相憶不可見,別來頭已斑。
往西前行已經很遠了,仍然沒有窮盡之時,回首東望又不知何時才能返回家鄉。
成天面對的都是狂風和暴雪,放眼望去直達天際的是連綿重疊的沙漠和山丘。
我從事公職已歷兩年,曾兩度經過陽關。
想念你卻見不得你,分別之后,我的頭發都已經斑白了。
⑴殊:很,極。
⑵陽關:古關名,西漢置,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古董灘附近。
⑶斑:斑白。
這首詩作于公元750年(天寶九年)。當時,詩人供職于高仙芝幕府,不受重用,因而心情壓抑,此時詩作中大都有思鄉之語,這一首為其中最沉郁、傷感者。
首聯兩句以鮮明對比來說明離家西行已越發遙遠,返回之期更是渺茫,只能在極度思鄉之時偶爾回首而已,可是行程仍然繼續往西,那種無奈與沉痛扣人心弦。頷聯寫自然環境的惡劣和景物的重復單調,使詩人在無聊的旅途中,更增對家鄉的懷念。頸聯極言時間之延滯,路途來回之遙遠,表明詩人對域外生活已經十分厭倦,如此則更見思鄉之苦,思鄉之切。尾聯寫詩人與友人分別后不到一年就頭鬢斑白,可見其受愁思煎熬之深。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頌古二十七首。。釋云賁。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寧國蔣氏山居四景 其二 梅溪釣艇。明代。程敏政。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田園樂七首 其六。明代。薛蕙。 掃石旋鋪琴席,臨流試泛酒卮。山水依依可戀,風塵擾擾何為。
送陳善世 其二。宋代。趙汝騰。 抱琴幾宿滯秦溪,多謝常丞寄近詩。細咀絕無煙火氣,其人可與溯濂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