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眳侨擞闷湔Z為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云。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
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陌上花三首。宋代。蘇軾。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眳侨擞闷湔Z為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云。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流陌上花。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我在游覽九仙山時,聽到了當地兒歌《陌上花》。鄉親們說:吳越王錢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臨安,錢王派人送信給王妃說:“田間小路上鮮花盛開,你可遲些回來?!眳侨藢⑦@些話編成歌兒,所含情思婉轉動人,使人聽了心神凄然,然而它的歌詞比較粗俗、淺陋,因此給它換掉,而成以下三首詩。
田間小路上的花兒開了,蝴蝶在花叢中飛呀飛,江山還沒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經過了幾度春秋,遺民已逐漸老了,出游的女子長歌著緩緩返歸。
田間小路上無數花兒爛漫盛開,路上的行人爭相圍觀那彩車駛來。
如果要留住這明艷的春花,那就暫且聽從錢王的意見,不要急著返回。
生前的富貴榮華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風流情感正如那田間小路上的春花。
錢王你已眷戀不堪地離杭降宋去了,還要教妻子不急于從陌上歸家。
九仙山:蘇軾《宿九仙山》詩題下自注:“九仙謂左元放、許邁、王(儉)、謝(安)之流?!本畔缮皆诤贾菸?,山上無量院相傳為葛洪、許邁煉丹處。
陌:田間小路。
吳越王妃:指五代吳越王錢俶之妃。吳越王,《新五代史·吳越世家》載,宋興,吳越王錢俶“始傾其國以事貢獻。太祖皇帝時,俶嘗來朝,厚禮遣還國?!ぁぁぁぁぁぬ脚d國(宋太宗年號)三年,詔俶來朝,俶舉族歸于京師,國除”。
鄙野:粗鄙俚俗。
易之:謂變換其詞(保留其調)易,更改。
昔人非:作者作此詩時,距離太平興國三年,已近一百年當時之人自無在者。
遺民:亡國之民。垂垂:漸漸。垂垂:一作“年年”。
游女:出游陌上的女子。
軿(píng):車幔,代指貴族婦女所乘有帷幔的車子。翠:青綠色。
堂堂:公然,決然;堂堂正正。
從教:聽任,任憑。
草頭露:草頭的露水,一會兒就干掉,比喻生前富貴不長久。
“身后”句:意為身后大家沒有忘記她,為她唱《陌上花》。
遲遲:《孟子·盡心下》:“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薄扔麇X俶離杭州朝宋,遲遲其行,戀戀不舍。
參考資料:
1、黃瑞云 .兩宋詩三百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83-84 .
2、孫凡禮 劉尚榮 .蘇軾詩詞選 :中華書局 ,2005 :58-59 .
《陌上花三首》約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作者這時因公務在臨安做了短時問的逗留,作此三詩。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 .蘇軾詩詞選 :中華書局 ,2005 :58-59 .
第一首對吳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敘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寫起:春天時節,陌上鮮花盛開,蝴蝶在翩翩飛舞。這迷人的春色,跟“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時的景象并無不同。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吳越王朝早已滅亡,吳越王妃也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傳說。故次句緊承首句,轉出“江山猶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已成過往的人事,兩相對照,發出了“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兩句著眼于吳人歌《陌上花》事。盡管吳越王朝!的遺民已漸漸地衰老,但游女們仍在長聲歌唱《陌上花》,以寄托對王妃的追憶與悼念。這說明《陌上花》流傳頗廣,在吳人中有很強的生命力。
第二首寫吳越王妃春歸臨安情景。春天來了,陌上的無數山花爭奇斗艷,王妃按照慣例,乘坐富麗的翠軿,又來到了臨安,吸引了過往的路人競相觀看。詩人以“山花”“翠軿”來襯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爭看”渲染王妃歸來的盛況,透露出吳越王朝曾有的一點承平氣象。三四句是設想之辭。意謂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從吳越王的囑咐“緩緩而回”,盡情觀賞臨安旖旎的春光?!疤锰谩?,指青春。唐薛能詩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摧人故故生?!鼻啻?,一語雙關,有青春年華,也有春天之意,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結伴好還鄉?!比欢?,無論是春天還是人的青春年華,都不可能永存長在,因而,“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之類的風流軼事也必然有終結之時。
第三首慨嘆吳越王的去國降宋。頭兩句即以鮮明的對照說明:吳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貴榮華,猶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風流余韻死后仍流傳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暫的,后者是長久的;帝王的富貴與吳人無關,而他們的風流軼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愛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帶有悲劇的色彩,故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以致通過民歌來傳誦。最后兩句寫吳越王雖然已去國降宋,喪失了帝王之尊,卻仍保留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慣例;可嘆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變為“妾”,“路人爭看翠軿來”的盛況大概不會再出現了。細品詩味,其中不無詩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諷喻。
這三首詩中都貫穿了“江山猶是昔人非”的歷史哀思,而宛轉凄然則成為作者的抒情基調。全詩雖以“吳越王妃每歲必歸臨安”的軼事為題材,卻委宛曲折地詠嘆了吳越王朝的興亡,帶有懷古詠史的性質。詩中感慨人世榮華富貴,虛名浮利的過眼云煙,皆如那草頭露,陌上花,轉眼即消逝凋謝不見;人們生前的一切榮華富貴,全如那清晨草頭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發消失;死后所留下的美好名聲,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會凋枯謝落。民歌原來就“含思宛轉,聽之凄然”,經蘇軾潤色創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內容,形式及其樸素自然的風格特質,又顯得語言典雅,意味深長,詩情凄宛。詩中多用疊字,如“垂垂”,“緩緩”,“堂堂”,“遲遲”等,不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態,且能增加節奏感和音樂美。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九效 其五 醫國。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送王本一如遼陽。明代。邊貢。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里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重關復嶺狼煙接,暮雨朝云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干戈。
山間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贈齡首座主庵 其五。宋代。釋慧空。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發許,寶云山里寶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