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唐代。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于今有鳳毛。
五更時分,漏壺滴水聲聲,催促著拂曉的來臨?;蕦m院內春色爛漫,桃花紅艷醉人。
烈日下旌旗如龍蛇舞動,微風中燕雀高飛于宮殿之上。
大臣們退朝后衣襟都帶著熏香味,揮筆便寫出華美的詩章。
賈氏父子世代執掌帝王詔書,實為殊榮;如此有才的也就他們一家了。
和(hè):即和詩,是用來和答他人詩作的詩,依照別人詩詞的格律或內容作詩詞??珊晚?,可不和韻。舍人:即中書舍人,時賈至任此職。大明宮:宮殿名,在長安禁苑南。
五夜:指夜晚的五更天。漏聲:漏壺滴水的聲音。箭:漏箭。放在漏壺中帶有刻度的桿狀物體,用于計量。
九重:帝王住的宮禁之地。
旌(jīng)旗:旗幟的總稱。龍蛇:指旗幟上繡有龍蛇圖案。動:舞動。
風微:微風輕拂。
香煙:焚香所生的煙霧。
珠玉:珠和玉,常比喻優美珍貴之物。
世掌絲綸:指父子或祖孫相繼在中書省任職。
池:指鳳凰池。有鳳毛:形容得到了父親優良的遺傳。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7
2、劉克莊 謝枋得箸 鄧啟銅注.千家詩: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99
3、陳超敏.千家詩評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139-140
此詩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春天,當時杜甫在門下省為左拾遺,與詩人賈至、王維、岑參為同僚。時為中書舍人的賈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杜甫和王維、岑參都作了和詩,杜甫之和即為此詩。
參考資料:
1、蒙萬夫.千家詩鑒賞辭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2-143
首聯先寫漏聲催促著天色破曉,像箭一般的飛快,后用“仙桃”代表宮內春景,點出景色醉人。這一聯主要突出“早朝”。
頷聯則分別寫朝見時的儀仗和宮殿中的自然景觀及氣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龍蛇似乎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而獲得了生氣,旌旗獵獵,龍蛇也好像在騰躍。大明宮里,和風輕吹,燕雀輕快而高興地在天上飛著?!叭张?,也含有贊美“圣恩”惠及萬民,連龍蛇、燕雀亦且廣沽皇澤之意。這一聯主要突出“大明宮”。
前二聯主要寫的是“早朝大明宮”的原題。因為是和詩,接著就不免要轉到原詩的作者身上來了。頸聯寫退朝后,重點突出寫賈至的儒雅風流和備受君主恩寵。
尾聯用了兩個典故。先看絲綸美。因為賈家父子歷任兩朝的中書舍人,后有一日賈至供職的肅宗對賈至說,“昔先天誥命,乃父為之,今茲命冊,又爾為之,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謂繼美矣······”主要意思是贊揚賈至繼承了父親的才華,并能做出像父親一樣的政績,實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話?!俺厣嫌诮裼续P毛”里的鳳毛并非簡單的鳳毛麟角的鳳毛,也不時簡單說賈至的才華出眾,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見。而是用了一個典故:南朝時有謝鳳和謝超宗父子,他們文章風格和成就都很出眾,于是梁武帝就稱贊他們說,“超宗殊有鳳毛”。意思是想說謝超宗終歸繼承了父親謝鳳特有的風格和才華。這兩句進一步稱頌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兩代執掌朝廷起草詔命職務的榮耀。
這首詩按其體例是一首臺閣應酬式的詩,在杜詩中是很少見的。乾元二年(759)在長安任左拾遺也正是杜甫仕途生活中最重要或最煌赫的時期。因為是同僚之間唱酬之作,因此格調也就平正典雅,并且不乏歌功頌德、點綴升平的意味。整首詩藝術上格法嚴謹,脈胳分明,深得和詩之體,所以歷來的詩家對它十分推重。尤其是它的頷聯字里行間洋溢著一派沖融和悅的春天氣息,詩家評價很高。當時唐王朝于安史之亂中初得安定,朝廷上下都以為中興在即,升平可望,因此王維和詩中也有“九天聞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種充滿信心的句子。整首詩看來,確乎體現了杜甫詩歌“清詞麗句”的另一面特色。另外,即使在清詞麗句中,仍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氣,這也是杜詩的獨特面目。黃生評杜、王、岑三首和詩時說:“杜老氣無前,王、岑秀色可攬,一則三春秾李,一則千尺喬松?!碧K軾評頷聯為“偉麗”,都是此意。
杜甫的這首詩里帶出了幾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對歷史透徹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賈至的高遠。這首詩少了一般詩人寫宮廷生活所會有的呆板,多了些靈氣,而又不減少場面的宏大氣勢,杜甫比起賈至來綽綽有余。思想決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隱藏,字里行間的精神是很難不露端倪的。賈至是世家出身又較為一帆風順的人,杜甫則才華橫溢飽經風霜,這兩種人寫出來的文章當然不一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乙亥九月九日紀事詩四首 其三。。金朝覲。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和閩帥。宋代。許應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新鑿南湖接海潮,油幢領客泛蘭橈。那知半夜雨聲急,卻放新晴物色饒。盡日登臨陪步武,高談灑落挹風標。陽春白雪真難和,泚筆惟書道路謠。
寒悰 其二。清代。孫原湘。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致蹉跎。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明代。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寄無可禪師。清代。屈大均。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長得慰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