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巫山一段云·古廟依青嶂。五代。李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云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神女寺依舊傍著青山,楚王的細腰宮依舊枕著碧綠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嵐環繞著昔日梳妝的樓臺,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萬千。
巫山從早到晚雨迷云輕,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歲月就這般流逝。何必要猿啼聲聲傳向孤舟,遠行的旅客自有許多憂愁。
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后用為詞牌。雙調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
古廟:指巫山腳下供奉神女的祠廟。
青嶂(zhàng):即十二峰。嶂:形勢高險象屏障的山峰。
行宮: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時居住的宮室,此處指楚細腰宮遺址。
枕(zhěn)碧流:意為行宮臨水而建。
妝樓(zhuāng lóu):寢樓,指細腰宮中宮妃所居。
云雨:指宋玉《高唐賦序》楚懷王夢中幽會巫山神女之事。
煙花:泛指自然界艷麗的景物。
啼猿(tí yuán):巫峽多猿,猿聲凄厲如啼。
參考資料:
1、顧農、徐俠.花間派詞傳 溫庭筠 、皇甫松、韋莊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9頁
2、趙崇祚輯、楊鴻儒注評.花間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31頁
3、肖篤宋.唐宋詞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46頁
該詞當 寫于前蜀覆滅(公元925年)后不久。詞人乘一葉扁舟漂流三峽,憑吊巫山細腰宮遺跡時,遙想千年往事,聯想起有關的傳說和史事,受宋玉《高唐賦》的啟示,有感而發寫下了兩首具有詠史性質的詞篇。本詞是其中的第二首。
參考資料:
1、傅德岷、盧晉.唐宋詞三百首鑒賞辭典:長江出版社,2008:105頁
2、周青云.歷代詩詞曲精選: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392頁
3、唐圭璋、鐘振振.唐圭璋推薦唐宋詞: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1992.08:21頁
李珣,在花間詞派中是位很有特色的詞人。以小詞為后主所稱賞。前蜀亡,不仕。詞多感慨之音。這首詞《草堂詩馀別集》著錄時,調下有題《巫峽》,又注:“一作《感懷》”,含思凄絕,很可能是后期的作品。
《巫山一段云》,當和《巫山女》、《高唐云》一樣,受宋玉《高唐賦》的啟示而詠巫山神女的故事?!督谭挥洝で芬延柚?,足見早在盛唐就已流行于世。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李珣《巫山一段云》詞二首下,注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女冠子》則述道情,《河瀆神》則詠祠廟,大概不失本題之意,爾后漸變,去題遠矣。如此二詞,實唐人本來詞體如此?!边@首歌辭緣題發揮,保留了早期詞的特色。
起拍“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古廟,指巫山下供奉神女的祠廟。陸游《入蜀記》卷六:“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逭卟豢上ひ?。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弊J罚ǖ烙^主事)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時,有絲竹之音往來峰頂,山猿皆鳴,達旦方漸止。廟后山半有石壇,平曠,傳云夏禹見神女授符書于此。壇上觀十二峰,宛如屏障?!毙袑m,猶離宮,帝王出京臨幸的宮室。這里指楚靈王所筑細腰宮遺址?!度胧裼洝肪砹骸霸绲治咨娇h,……游楚故離宮,俗謂之細腰宮。有一池,亦當時宮中燕游之地,今堙沒略盡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麗?!睆闹壑羞h望過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巒,行宮以碧水為枕藉。古廟、行宮、山、水這些景點,一經詞人用“依”、“枕”二字加以連綴,便構成了一個整體結構。接著,用“水聲山色鎖妝樓”句。把人們的視線吸引到了“妝樓”。妝樓,指細腰宮里宮妃的寢殿,位于山水環抱之中。以少總多。這里著一“鎖”字,給人以幽閉的印象,由此也就很自然地會聯想到生活在這個“不得見人的去處”的宮妃孤寂難耐的心境;復以“往事思悠悠”收束上片,逗人遐想。
過片緊承上片結句,以宋玉《高唐賦序》所說神女“居巫山之陽”,“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故事,極寫春秋易節、時序交替引起宮妃凄楚的內心感受。歇拍“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況聞見催人淚下的猿啼呢。以景結情,語淺情深。詞人借助孤舟行客的感受,發思古之幽情,而其傷今之意隱然自在不言之中。
這首詞上片勾畫舟中所見,下片抒寫舟中所感。它以楚王夢見巫山神女為基點,隨意生發開去。由細腰宮妃而行客,再由行客而推及自己,觸景生情,寄意幽邃,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在現存的李珣詞里,它是一篇構思別致的名作。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聊城夜泊聞揚州寇急愴然有作。明代。黎民表。 殺氣朱方徙,妖星太白低。三江分部曲,五月斗鯨鯢。箭滿蕪城郭,笳哀邗水堤。肉飛腥赤海,炬列障丹梯。紅粟千艘盡,青樓萬甲齊。秋陰連斥堠,白日慘虹蜺。推轂漢庭上,屯兵吳苑西。至尊愁玉食,諸將走桐圭。東岱嚴軍壘,聊城入鼓
飛云頂。明代。黎民表。 飛步上?岏,星辰漸可捫。一山浮海至,五嶺此峰尊。元氣回陰洞,丹霞辟妙門。從來塵劫外,別自有乾坤。
甲辰元日。宋代。陳紀。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柏葉又傾新歲酒,梅花同是隔年人。東風著物能多少,寫入清詩句句新。
呈濟之。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汴渠掛帆。宋代。劉攽。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無幾。力薄日一舍,力壯日百里。遲速詎幾何,推分故爾耳。今晨東南風,帆席頻輕駛。舳艫密相銜,前后略相似。如將平不平,頗復令人喜。因之念時事,冥寞付天理。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