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暗紅稀春已暮,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柳絮欲停風不住,杜鵑聲里山無數。
竹杖芒鞋無定據,穿過溪南,獨木橫橋路。樵子漁師來又去,一川風月誰為主。
鳳棲梧·綠暗紅稀春已暮。宋代。葛長庚。 綠暗紅稀春已暮,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柳絮欲停風不住,杜鵑聲里山無數。竹杖芒鞋無定據,穿過溪南,獨木橫橋路。樵子漁師來又去,一川風月誰為主。
這首詞,《詞綜》作于真人詞。玉蟾先生《詩余》作葛長庚詞?!度卧~》“無名氏目”錄此題,全文見《詞綜·卷二十四》。
這首詞的主旨在于表現暮春時節落拓無依的羈旅之愁。上片濃艷,下片疏淡。
“綠暗紅稀”正是李清照《如夢令》中之“綠肥紅瘦”,意味著綠葉成蔭,而百花凋落。從“綠”、“紅”二字見色彩之艷麗,而“暗”、“稀”二字,卻又給人以遲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調已由這四字定下,以下樂景,哀景亦由此發端?!按阂涯骸秉c明時節?!把嘧鱼暷?,飛入垂楊處”句,畫感鮮明,形象優美,洋溢著生活氣息,有如春的贊歌,這里寫的是樂景、“柳絮欲停風不住”句,仍寫暮春之景,卻使人在情緒上頓覺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風而飄泊不定,讓人聯想起游子之飄泊無依的情狀來,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鵑聲里山無數”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渲染悲涼氣氛?!吧綗o數”自是“亂山深處”。杜鵑一聲接著一聲,使人倍覺悲摧,應是哀景。詞的上片就是這樣通過對暮春景物的鋪陳描寫,由樂景引出哀景來,“柳絮”句很自然地體現出這種過度與轉折,并為下片抒情留下伏筆。
下片,描繪游子形象,抒發羈旅憂愁?!爸裾让⑿闭穷嵟媪麟x、終日奔波的遠行人之寫照,“無定據”顯示這遠行游子的飄泊無依,同上片“柳絮”句遙相呼應?!按┻^溪南,獨木橫橋路”承接“山無數”,點明詞人立足點,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漁師”來來往往,自得其樂,反襯游子之飄泊天涯,縱有“一川風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賞,“一川風月”意味著夜的來臨,加重羈旅無歸之悲慨?!罢l為主”與“無定據”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脈相通,進一層表現客身在外,無所歸依的心情。
全詞有一種濃厚的時代末落氣氛,與南宋后期許多士人處境吻合。詞中寫景全是畫筆,濃淡相宜。樂景暗含遲暮色調,滲出悲涼來。樂景轉出哀景,濃重地渲染悲愁氣氛。寥寥幾筆寫景卻抓住羈旅特色,構成典型環境,表現主人公之寂寞孤單。全詞展現出一幅暮春風月、獨木橫橋路上、天涯飄泊圖來,富有情韻。(陶先淮)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
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錢申仲大夫索四亭詩各賦一首 白云亭。宋代。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忽忽不可留,悠悠空滿目。愿言結斯廬,聊用慰幽獨。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
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宋代。梅堯臣。 堤上殘風雪,橋邊盛酒樓。據鞍衰意盡,倚檻艷歌留。海月開金監,河冰臥玉碗。當年洛陽醉,偏憶董糟丘。
分流水。唐代。司空曙。 古時愁別淚,滴作分流水。日夜東西流,分流幾千里。通塞兩不見,波瀾各自起。與君相背飛,去去心如此。
虞學士小像,為其侄孫堪題二首 其一。宋代。鄭元祐。 光岳英靈蓋世雄,九天象緯貫心胸。六經文字關時運,韓柳孫丁又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