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白發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宋代。史達祖。 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白發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無意縫制春衫,春來一副愁苦樣態。已經過了元宵燈節,仍然有襲人的寒氣在。霏霏細雨家家門簾虛掩,深巷寂寂無人影,卻早有杏花兒叫賣聲。
白發潘郎的我,腰身瘦損寬衣帶,害怕看那蒼翠的遠山,那會讓我憶起她的眉黛。綠草茵茵,像她拖到地面的長裙。迷蒙的云煙,令人想起她如云的雙鬢。故鄉二月二的挑菜節又快到了,常想起和她相見的情景。
夜行船:此調又名“明月棹孤舟”。雙調五十五字或五十六字,仄韻格。
剪:裁剪。
收燈:宋代習俗,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前后數日燃燈縱賞,賞畢收燈,市人爭先出城探春。過收燈:指過了收花燈的時間。
白發潘郎:潘岳中年鬢發斑白。潘郎:借指婦女所愛慕的男子。
寬沈帶:指沈約因瘦損而衣帶寬,此句為自指。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因此稱眉為“眉黛”。
挑菜:唐代風俗,農歷二月初二曲江拾菜,士民觀游其間,謂之挑菜節。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4頁
2、鄭在瀛 張聲啟.《中國歷代愛情詩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01月:第413頁
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北伐金國失敗,次年被誅,史達祖曾是權相韓侂胄門下掾吏,極受倚信,宋國伐金失敗,他亦受牽連被貶出京。作者正當中年,心中多悱惻悲怨之情,他于正月十八日聽到街上叫賣杏花的聲音,感慨物是人非寫下此詞。
參考資料:
1、林力 肖劍.《宋詞鑒賞大典 (上、中、下卷)》.北京:長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403頁
詞的首句極寫春日無聊況味?!安患舸荷馈?,有兩重意:一是無人為剪春衫,一是無意出外春游。作者在《壽樓春·尋春服感念》詞中寫道:“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贝藭r心事重重,意趣索然,唯有閉門不出?!俺钜鈶B”三字,補足句意。次句轉接得極妙,仿佛是由于春寒料峭才不剪春衫,用意便覺渺遠。元宵節賞完收燈,本該出門去探春,可是,作者卻無心探春,只輕點一筆“有些寒在”,便把詞人難以為懷的境況托出,為下片追憶往事作了鋪墊。接以“小雨”三句,寫聽到賣杏花的情景。盡管詞人意緒寥落,不愿出門探春,可是,春天的信息還是傳到這無人的深巷中。寫杏花之詩,宋人多有佳句,陳與義云:“杏花消息雨聲中”,陸游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皆膾炙人口,而此詞云“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余韻悠長,卻是典型的詞語。在惱人的春寒中,簾外,飄灑著絲絲細雨,深巷里闃寂無人,忽然,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勾起了詞人無名的悵惘。情與景遇,一拍即合,下文便轉入感慨與追憶。
“白發潘郎寬沈帶”,是關鍵之筆。晉代潘岳《秋興賦》中說自己三十二歲時便鬢發斑白,南朝梁沈約在寫給徐勉的信中說自己因病消瘦,腰帶也覺得寬了。潘鬢沈腰,是詩詞中常用的典實。點出愁怨與無奈,芳節重臨,年華荏苒,索居憔悴,往事凄迷——“怕看山、憶他眉黛”,至此方轉入正題,點出佳節不出的真正原因,與上文“不剪春衫”等語相呼應?!段骶╇s記》描寫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故詩詞中常將佳人之眉與青山互喻。作者《綺羅香》詞云“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而此詞說怕看山而想起伊人的眉黛,當有同樣的感受。末三句,盡態極妍,辭情俱到,誠為妙筆。念念不忘的是伊人當年在故園中踏青挑菜的情景;她那綠如芳草的羅裙,拖曳在如茵的芳草地上;春日的艷陽,透過煙靄,斜照著她如云的鬢發。結句為全詞著意所在。二月二日,為“挑菜節”,城中士女相率到郊外或園林中游現戲樂,這也是男女約會幽歡的好時機。題中“聞賣杏花有感”之意,至此全出。正月十八收燈之后,再過十多天便是挑菜節,賣花聲聲,觸起心中的隱痛,中年情懷,就更是難堪了。
上下片今昔對比,均以清麗之筆出之,寫芳春景物情事,風致嫣然,唯于兩片首句略點愁意,正見梅溪詞筆高處。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
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有客。明代。韓上桂。 有客形容黯如漆,裙短不覆才到膝。不知兩眼為誰青,但取高歌留白日。讀書十載北山中,泉石泠泠常溯風。興狂便掣青萍劍,氣奮欲掛扶桑弓。年來上策獻天子,彩筆揮成裂云綺。勢蹋昆崙萬仞峰,更傾百折東流水。風云散合近如何,點額屢困空蹉跎。春草春花長駐世,祇應蠟屐捫青蘿。桂枝糾結徒相戀,下看世俗成滂沱。嗚呼,下看世俗成滂沱,古來偃蹇何其多。
公無渡河。明代。于慎行。 公無渡河,河水湯湯,連山嵯峨。電雨晦冥,龍伯來過。吞舟鋸齒,其族孔多。公無鳧躍之技,出沒濤波。又無寶璧與馬,歆神之和。往則沉溺,當奈公何。善游固有數,請公無渡河。
滿江紅。清代。陸求可。 蝶粉蜂黃,才過了、牡丹天氣。朱檻外、石榴紅綻,照人衣袂。芳草堤邊鴉影亂,垂楊岸上鶯聲碎。正新裁、紈扇手中攜,槐陰憩?;ㄒ崖?,門空閉。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云情,許多無謂。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獨酌難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閏月三日即事。宋代。釋居簡。 星歷新傳誤,無人重講明。日中陰似夜,春半冷如正。柳欲眠還醒,花猶染不成。燕歸多日了,猶自未聞鶯。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宋代。梅堯臣。 郁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江水幾經歲,監中無壯顏。音塵能見問,誰道隔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