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碧虛中住,人向亂荷中去。花氣雜風涼,滿船香。
云被歌聲搖動,酒被詩情掇送。醉里臥花心,擁紅衾。
昭君怨·園池夜泛。宋代。張鎡。 月在碧虛中住,人向亂荷中去?;怆s風涼,滿船香。云被歌聲搖動,酒被詩情掇送。醉里臥花心,擁紅衾。
月亮掛在碧空,月影倒映在池水中,詞人乘游船劃向荷花深處。涼風夾著荷花荷葉的清香吹送過來,滿船芳香。
歌聲飄入云霄,冷香飛上筆端,酒釀詩情,詩助酒意。醉酒舟中,因船在池中,蓮花倒映水底,故而好像身臥花心,擁蓋著紛披的紅被子。
昭君怨:詞牌名。雙調,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碧虛:藍天。
亂:指荷葉疏密、濃淡、高低、參差之態(tài)。
掇送:催迫。
衾:被子。
這首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已不詳。張鎡是宋代名將張浚的后代,臨安城里的豪富。詞人月夜泛舟,滿園池的荷花在月光下香氣逼人,激發(fā)詞人的詞興寫下的這首詠荷之詞。
參考資料:
1、宋春正編.中國文化史叢書 文學卷 歷代詞賦: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01:220
南宋小朝廷雖蝸居在“一勺西湖水”邊,但大官僚家庭依舊是起高樓,宴賓客,修池苑,蓄聲妓。據(jù)《齊東野語》記載,張鎡家中,“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姬侍無慮百數(shù)十人,列行送客,燭光香霧,歌吹雜作,客皆恍然如游仙也”。這首詞寫的也是歡娛不足,夜泛園地、依紅偎翠的生活,就思想內容來說,除了作為當時上層社會生活的詩化記錄外,并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這首詞和一般的艷體詞又有一些區(qū)別,作者將“香霧”、“歌吹”移帶碧池月下,艷麗中透出秀潔,富貴化成了清雅,主人公因過份的享受而遲鈍了的感覺也在大自然中變得細膩而敏感了,“夜泛”帶上了更多的藝術情調。
開頭一句“月在碧虛中住”,采用了化實為虛,虛實交映的描寫手法?!氨烫摗比鐝埦琵g《送宛句趙少府》:“修竹含清景,華池淡碧虛?!边@一句將天空之碧虛融入池水之碧虛中,虛實不分,一個“住”字寫出了夜池映月,含虛映碧的清奇空靈的景色?!叭讼騺y荷中去”,由景而人,“亂”字寫出了荷葉疏密、濃淡、高低、參差之態(tài),“去”字將畫面中的人物推入亂荷深處?!盎怆s風涼,滿船香。”這兩句重點寫“夜泛”,作者又將舟行的過程化為風涼花香的感受來寫。涼夜泛舟,香霧空蒙。視覺失去了作用,而其它感觀卻隨之敏銳起來,絲絲涼風,幽幽清香,均能感受到。借助嗅覺和聽覺,不僅暗示了舟的移動,而且流露出作者泛舟荷池的愉悅:舟行其間,涼風拂面,月光如水,墨荷點點,使人感覺恍入仙境,凡胎脫盡,道骨仙風。
下片開頭寫“云被歌聲搖動”,雕縷無形:一路清歌,舟移水動,水底云天也隨之搖動,作者將這種虛幻的倒影照“實”寫來,再現(xiàn)了池中天光水色深融無間的美景,又暗用秦青歌遏行云的典故,含蓄地贊嘆了歌伎聲色之美,這一句,寫池光與天光合一,融化之妙,如鹽在水。在這種清雅的環(huán)境中,“酒被詩情掇送”,冷香飛上筆端,“掇送”者,催迫也。于是,下面寫醉臥粉陣紅圍中。詞作又一次化實為虛,一語雙關,避免了墮入惡趣?!白砝锱P花心,擁紅衾”,詞寫的是醉酒舟中,美人相伴,擁紅扶翠,但因舟在池中,蓮花倒映水底,“醉后不知天在水”,似乎身臥花心,覆蓋著紛披紅荷。結束能化鄭為雅,保持清麗的格調。
據(jù)《青箱雜記》卷五載:晏殊選詩,凡格調猥俗而脂膩者皆不載;他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如所寫“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等句子,不言富貴,不鏤金銀,而富貴自在其中,了無痕跡。曾自言:“窮兒家有這景致也無?”晏殊的詩論對于我們理解這首詞有一定的幫助,這首詞也是表現(xiàn)園池勝景、富貴生活的,但詞作不是堆金砌玉,而是化實為虛,以氣象暗喻富貴。如以寫景而論,這首詞是聲色俱美,其色有碧虛、紅衾、白云、翠荷,其聲有歌聲、水聲、風聲,其嗅有花香、酒香,但這一切被安置在明月之下,碧虛之上,濃艷就變成了清麗,富貴的景致就淡化成為一種氤氳的氣象,深得晏殊詩詞意境之妙。
當然,這只是一種符合貴族階層審美趣味的文化生活,然而,它畢竟比一味描寫感官享受的同類內容的作品提供了更多的東西,因此,也就顯得更為高明。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洱R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送沈道立太史奉使肅藩。明代。于慎行。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游。華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yǎng)。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
恭和御制耕織圖詩 其一。清代。允祥。 歷歷三時況,如陳《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綠疇邊。圣政先無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總向畫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