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酒泉子·謝卻荼蘼。清代。納蘭性德。 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在那一片月明如水的夜里,白色的茶蘼花凋謝了。篆香已經燃盡,可是我卻還沒有睡著,早起的烏鴉已經開始啼叫,又是一夜不成眠。
絲絲的寒冷透過微薄的錦衣,不要再倚靠欄桿遠望了。那燈要燃盡,鴻雁猶飛的情景是最讓人傷懷的??!
謝卻茶蘼(tú mí):荼蘼: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上面有多個側脈,形似皺紋,夏季開白花。王琪《春暮游小園》:“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p>
篆香(zhuàn xiānɡ ):盤香,為篆字形狀。
嫩寒:輕寒,春寒。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p>
無賴:無奈。
闌干:同“欄桿”。
參考資料:
1、納蘭性德著.納蘭全詞: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06.:第47頁
2、程秀波.納蘭詞:萬卷出版公司,2011.04.:第25頁
全詞都從對方落筆。這是一個夏初的夜晚,繁盛的荼蘼花已經凋落殆盡,窗外,一片如水的月光傾瀉而下。自己所思的伊人正獨立窗前,呆呆地望著月色出神。這個情景跟杜甫《月夜》詩所寫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何其相似,望月思人、借月傳情是千百年來懷人者共同的精神依托。荼蘼被賦予了一層傷感的、悲情的文化內涵,蘇東坡說:“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贝送獠柁略诜鸾讨幸灿性⒁?,有人以為它就是所謂的彼岸花,這就給荼蘼賦予了更多的讓人聯想的深意。所以納蘭以一句“謝卻荼蘼”開頭,點出時間的同時更傳達了春華殆盡的含義。古人常以春花象征人的青春時光,短短一句“謝卻荼蘼”,包含時光流逝、青春虛度的感嘆。后面諸句都是在這種情懷下的延伸?!耙黄旅魅缢币痪錁O為醒目,在一片明月如水的夜色中,荼蘼慢慢凋零。情景交融,如此緊密。然后,或許是不忍卒觀這窗外景致,倦眼目乏,將眼神又放回閨中,篆香也殆盡?!白阆?,猶未睡,早鴉啼?!弊谋P香早已消盡,月亮也已西落,女主人公仍然難以入眠,似乎怎么也忘懷不了對窗外荼蘼謝去的傷感,一聲早鴉又將深思勾去。篆香消說明一夜已盡,主人徹夜未眠。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迸魅斯灰刮茨苋朊?,干脆起身,倚欄遠望,希望能看到一點郎君歸來的訊息;但杏眼望穿,沒有一點蹤跡。單薄的羅衣難以抵擋的,不只是初夏早晨的輕寒,更是孤寂之心的凄寒。這兩句是化用張先《醉落魄》詞句:“朱唇淺破桃花萼,倚樓人在闌干角,夜寒手冷羅衣薄?!毙莅?,顯示出詞人對所思之人的關切。
“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弊钭屓松畹氖?,女主人公從早望到到晚,也沒有心上人的絲毫蹤跡,只看到了回歸的大雁一隊隊飛過天空?!白畛钊恕卑藘芍匾饬x:雁歸而人未歸,令人生愁;自古有鴻雁傳書之說,可徒見雁行飛過,卻無行人只字信息,如李清照《一剪梅》所言:“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边@更引發人的無限愁緒。詞人以景結情,留有不盡之意。
這首詞是長夜懷人有思之作。詞中沒有對人物心理的直接揭示,而是通過意象的烘托,環境的營造,氣氛的渲染,委婉曲折地傳達出人物內心細膩真實的感受。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寓京二首。宋代。俞桂。 車馬滔滔厭軟紅,湖邊秋意屬西風。木犀初放荷花老,買個船兒學釣翁。
游石橋遇隱者。宋代。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道逢餐霞人,邂逅愜幽討。絕糧三十年,顏色長美好。云此巖上芝,可得終歲飽。盛談山中趣,似欲容吾老。平生苦因循,學道真不早。憂患日煎熬,精神歲消槁。況為官拘攣,而與事纏繞。悲歡相乘除,失多殊得少。君言會可思,待我婚嫁了。
桃源圖詩。明代。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東。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百年廢興增嘆嘅,落紅萬點愁如海。今年花勝去年紅,明年花開復誰在??上浠ň獟?,孤芳轉盼同衰草。對此如何不淚垂,十年花送佳人老。志士幽人莫怨嗟,看到子孫能幾家。寸根千里不易到,留種河陽一縣花。
濕水謠。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