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一個新春。
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陜西,經湖北流入長江。
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來的人。
此詩一說作于宋之問神龍二年(706年)途經漢水時。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將其貶為瀧州參軍。神龍元年(705年)十月宋之問過嶺,次年春即冒險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時寫下了此詩。另一說,此詩是李頻由貶所瀧州逃歸洛陽,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漢水)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顏邦逸 趙雪沛.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教材·文學作品賞析.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110-112
2、(清)蘅塘退士選編.唐詩三百首精譯賞析.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90
《渡漢江》詩意在寫思鄉情切,真實地刻畫了詩人久別還鄉,即將到家時的激動而又復雜的心情。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矯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詩人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皵唷弊帧皬汀弊?,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此詩人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兩句描寫詩人逃歸途中的心理變化?!敖l”交代詩人因長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離貶地,走近家鄉。所謂“情更怯”,即愈接近故鄉,離家人愈近,擔憂也愈厲害,簡直變成了一種害怕,怕到“不敢問來人”。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詩人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弊屑殞の?,又覺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定情景”。因為詩人貶居嶺外,又長期沒有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家人由于詩人的牽累而遭到不幸?!耙魰鴶唷薄皬蜌v春”這種思念隨著擔心同時的到來,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狀態。這種矛盾心理,在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展的必然?!扒楦印迸c“不敢問”更能體現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詩人便會愈發憂慮,發展到極端,這種憂慮就會變成一種恐懼、戰栗,使之不敢面對現實。
詩人正是這樣逼真地再現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吟詠出入類心靈的良善韻律,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只是這種境遇的造成,詩人不能辭其咎。在這一點上,后來杜甫的“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寫戰亂中擔憂家人,至于不敢面對吉兇未卜的“消息”。則更有時代感,更耐人尋味。
此詩不僅有巧妙的抒情藝術,而且有更深刻的體會。作者用逐層遞進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傾訴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讀者卻必需經過一番認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達到與作者的心靈溝通。這種高度簡潔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語言,獲取了極為深遠的藝術效果。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宋代。曹彥約。 聞道江西使,賓筵隕德星,失聲歸士友,短氣動朝廷。屢選非無意,遲行若有靈。忍令清燕處,我輩尚談經。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星霜漸見侵華發,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門前有垂楊。明代。沈周。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飄花欲及地,忽復因風起。搖蕩少婦心,天涯念游子。愁多肌肉消,不敢臨流水。
擷芳詞 秋柝。清代。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更籌永。銀釭冷。欲眠無寐聲聲警。山城角。街檐落。鳴雞相和,暮蛙頻學。閣。閣。閣。
四用前韻酬達夫 其九。宋代。劉弇。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
自題三十八歲小照 其二。清代。鄭孝胥。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習渾難盡,鳴秋略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