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唐代。岑參。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因為喜愛你那青蔥的秀色,所以把你移種到這個地方來。
不曾被植種于御史臺中,只能栽于這沙漠之中。
柏樹傲視那葉片脆弱易折的門前柳樹,嘲笑那花朵濫放媚俗的院內梅花。
不用發愁歲月已近冬日,那些寒霜冷露哪里能令柏樹摧損呢?
李十五棲筠:李棲筠,安西節度府判官。
臺:指御史臺。漢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樹,后因稱御史臺為柏臺或柏府。
磧:沙漠。
這首詩作于公元755年(天寶十四載)。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詩,呈給友人,是用以互相勉勵之意。
開篇二句敘述移栽柏樹的原因,言辭極為樸實、淡雅,頗有古韻?!皭蹱柷嗲嗌?,移根此地來”,以如此恬靜、閑適的筆觸引領全文,令人如處炎炎夏日,避身于柏樹濃陰之下,一股清涼之氣溢滿全身,令人心馳神往。
頷聯二句是詩人對這株柏樹命運的嘆惜:很明顯這是詩人引以自喻,即自己不能被任用于朝堂,只好兀兀效力于邊塞。其實,柏樹無論栽于何處,那“青青”秀色是不變的,也正如詩人不論身處廟堂之高還是居身于邊塞之遠,都能時時以報國為己任,其高風亮節如翠柏常青,千載而后濃陰仍能蔭庇后人。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二句運用了擬人和倒裝的修辭手法,十分生動傳神地表達了詩人對那些竊居高位,卻不思加強自身修養、為國為民,只是一味地飾言媚上、互相傾軋、爭權奪勢的無恥之徒的蔑視與嘲笑。
最后,“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夸贊柏樹有四季常青的優良品質,足以傲視嚴寒。同時也是詩人自明心志,表達了任何挫折困難都無從磨滅自己一心為國的志向。
全詩清新、秀雅,頗有建安風骨之氣象。先寫移栽的原因,飽含著對柏樹青蔥本色的贊賞;承此而嘆惜柏樹的命運,又蘊涵對其不棄沙漠之地,仍然茁壯成長的欽佩之情,轉而貶斥楊柳與梅花的無聊、纖弱,更襯出柏樹的不同凡響;最后高揚柏樹的歲寒本色。全詩的意境也同這柏樹之品質的升華一樣登上更高的臺階。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唐代。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霄水在瓶。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兩漢。佚名。 乾元資始,坤元資生。允也圣德,同實異名。春王三朝,典冊羔行。咨爾上公,相德以登。
青杏兒。。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游塵野馬,都在扶搖。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歸京口。宋代。王存。 倦宦歸來故國春,北樓千尺絕飛塵。江山雄偉增人氣,城壁蕭條類此身。眼底交游隨物老,樽前歌舞逐時新。十年舊事無人問,目送斜陽下廣津。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送林次崖先生欽州考績二首 其二。明代。盧寧。 極海六年圖臥治,孤忠千結獨成狂。一州民瘼春同煦,萬里君門夜未央。搜輯地輿成國史,隱憂戎馬疏蠻荒。何時宣室來前席,迅策奇勛在袞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