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后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滿江紅·拂拭殘碑。明代。文征明。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敵?,倚飛何重,后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拂拭去殘碑上的塵土,當年石刻的宋高宗信托岳飛時的詔書還可依稀辨讀,令人感慨萬分地是,皇帝當初對岳飛是何等的器重,后來又為什么那樣的殘酷,難道是功高震主就身當該死,可惜事過境遷高宗依托岳飛的詔書難贖慘殺岳飛的罪惡,最令人感到可恨可悲而又極為無理的是,秦檜等人一手制造的殺害岳飛的風波亭冤獄。
宋朝的皇帝??!難道你就不想疆土在逐日散失,難道你就不思念徽欽被俘而去的奇恥大辱,然而徽宗欽宗真正返回之后,趙構的帝位又怎能相屬,千年萬代的人們啊再不要說不該南渡偏安一隅,當時的趙構啊自己就怕把中原收復,可笑地是區區一個秦檜又有多少能耐,只是他迎合了趙構的心意而已。
敕飛字:敕,帝王下給臣子的詔命;飛,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
難贖,指難以挽回損亡。
疆圻蹙:疆域縮少,指金人南侵,南宋的版圖已遠小于北宋。
徽欽辱: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侵,直逼宋都汴京,宋徽宗趙佶見事不可為,急忙傳位給宋欽宗趙桓。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擄徽宗、欽宗二帝北還,北宋由此滅亡。
南渡:徽、欽宗二帝被擄后,趙構以康王入繼大統,是為高宗。他不知恥,不念父兄,自汴梁(開封)遷都臨安(杭州)以圖偏安,史稱南渡。
檜:指秦檜。秦檜(1090-1155),字會之,江寧(南京市)人。1115年(政和五年)進士。1127年,隨徽、欽二帝至金,四年后,金將他放還。高宗任以禮部尚書。紹興年間為相,深受寵信,力主議和,殺害岳飛,鎮壓大批主戰派。為人陰險狡詐,在位十九年,罪惡累累,惡貫滿盈。
逢:迎合。欲:愿望,需要。
參考資料:
1、郭彥全.歷代詞今譯: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第447頁
《詞苑叢讀》引《詞統》記載:有人掘地,發現了宋高宗賜給岳飛的詔書的刻石。文征明讀了,認為抗金名將岳飛被殺害是“最無辜、堪恨又堪悲”的冤案,指出岳飛被害的原因,是宋高宗怕中原恢復,徽宗、欽宗皇帝回來,自己的帝位不保。文征明不禁感慨盈懷,寫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楊光治.歷代好詞評析:花城出版社,1995年4月:第255頁
詞的上片直接點題,夾敘夾議,主要通過史實,引發人們對岳飛蒙冤受屈產生憤慨。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逼鹗讖臄⑹缕?,引出以下直至終篇的慷慨。殘碑的發掘出土,以鐵的事實證明高宗當年褒獎岳飛千真萬確。這便是“倚飛何重”的證據,可后來為什么又把岳飛殘酷地殺害了呢?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痹~人舉古來不合理之事相對照,以見岳飛之冤。
“最無辜、堪恨又堪悲,風波獄?!蹦┒錃w結到“后來何酷”的事實。上闋略敘事實,深致感嘆,于感嘆中連發三層疑議,層層緊逼,引起無限激憤,自然導入下片對事理的分析。
下片剖析岳飛被殺的原因。
“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必M不念國家的疆界在敵人侵略下日漸縮小,豈不念徽欽二帝被俘的恥辱。這本不成問題的,作為問題提出來,正在于它出于尋常事理之外,那只能是別有用心了。
“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睂嵞艘会樢娧?。鞭辟入里,不僅辛辣地誅撻了宋高宗丑惡的內心世界,也是數千年帝王爭位奪權史中黑暗內幕的大曝光,讀后令人拍案擊節?!扒лd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倍浣页龈咦诒貧⒃里w的原因。高宗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可以置徼欽二帝死活于不顧。岳飛一貫主張抗金,恢復中原,且到朱仙鎮大捷,中原恢復有望,再發展下去,勢必直接危及高宗帝位。岳飛被殺害,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苯Y尾二句歸到岳飛悲劇的產生,乃出于君相的罪惡默契。暴露了高宗的卑鄙自私的齷齪心理,岳飛之冤獄也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此詞純以議論著筆,可當作一篇精彩的史論來讀。全詞以敕碑引發,漸次深入,既對岳飛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又對宋高宗不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殘害忠良進行毫不留情地撻伐,語言犀利。此詞猶如一篇宣判詞,揭示了虛偽自私的宋高宗的真面目。它痛快淋漓,極具史膽史識,可謂詠史詞的杰作。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憶遠曲。清代。陸錫熊。 鯉魚風起江濤惡,昨夜郎船何處泊。武昌遙望天上頭,客夢況隔巴江秋。杜鵑不解催歸去,處處征帆送津樹。日落黃陵古廟煙,秋風那顧客衣穿。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聲中墮寒月。紅顏寂寞寧自嗟,只念游子羈天涯,破屋孤鐙枕如水,也應似妾空閨里。
瓶花。清代。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秋聲八詠用杜公部秋興八首韻。清代。徐宗干。 峰巒一抹襯秋暉,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棲落葉半天飛。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籟,尚留紅樹帶霜肥。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項安世。 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峰。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萬山左右衛,如陣復如墉。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自有此山來,來往賞憧憧。豈是千載人,無有此心胸。定應出圣宅,山鬼閟其蹤。茲行亦奇事,突??舷喙?。多言恐怒來,急下扶吾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