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學書于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師曰:“吾有一篋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逼淙耸苤?,因其封題不甚密,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數十枚,方知師夙用者。頓覺羞愧,及反而學,至精其藝。
一篋磨穴硯。兩漢。佚名。 古人有學書于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師曰:“吾有一篋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逼淙耸苤?,因其封題不甚密,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數十枚,方知師夙用者。頓覺羞愧,及反而學,至精其藝。
古人中有個向別人學習書法的人,自認為書法已經學成,告辭老師而離開。師父說:“我有一箱東西,不想送給別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蹦莻€人接受了,因為箱子的封條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開來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硯臺,有很多枚,(那個人)才知道老師曾經一直用過的(有多少)。那個人頓時覺得十分慚愧,就返回繼續學習,一直學到書法技藝非常精通的地步。
篋:竹箱子。
書:書法。
于:向。
辭:告別。
封題:封條與封條上的字。
去:離開 。
付:托付。
置:放 。
受:接受 。
乃:于是。
啟:開啟,打開 。
視:看
穴:穿洞,作為動詞。屬于詞類活用。
至:直到。
夙:從前。
反:通“返”,返回。
方:正。
付:給,交付。
之:的。
至:到。
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
至精其藝:直到使他的技藝精通。
學無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樓外有樓),做人要虛心學習,不能自滿。文中的學書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硯臺時才悟出了這個道理,但終究為時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錯在哪里要及時改正。
妒婦津。明代。張煌言。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過,風雨不得渡?;驗榕罟割?,竊恐逢彼怒。古云粥倉庚,可以療此痼;惜哉彼婦愚,雖死猶弗悟!
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劉崧。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云偏。地迥星聯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