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著大人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蓬頭:形容小孩可愛。稚子:年齡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一種野草。苔:苔蘚植物。映:遮映。
借問:向人打聽。
魚驚:魚兒受到驚嚇。應:回應,答應,理睬。
《小兒垂釣》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一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后所作。
參考資料:
1、徐培均主編.中國古代詩苑精品: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08月第1版:第534頁-第536頁
《小兒垂釣》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詩。
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一、二句重在寫垂釣(形),第三、四句重在問路(傳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芭铑^”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熬]”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發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皩W”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小孩子初學釣魚,所以特別小心。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眼前?!皞茸睅в须S意坐下的意思。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此道的心境相吻合。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于釣魚的情景?!拜Α?,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后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安萦成怼?,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于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系──路人之向小兒打問,就因為看得見小兒。
后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動作和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小兒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小兒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小兒對路人的問話并非漠不關心。小兒在“招手”以后,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后,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此詩不失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胡令能(785-826年),唐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4首。唐貞元、元和時期人。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 ...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唐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4首。唐貞元、元和時期人。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詩四首,皆寫得十分生動傳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贈之詩作。
人月圓 即事。。林修竹。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只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舟中除夕。清代。蔣詩。 舟行逼除夕,悵悵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鸚鵡曲。元代。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一素亭和見素韻二首 其一。明代。鄭岳。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
和劉同人燕中即事詩六首 其一 賣衣。明代。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