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婦怨。唐代。張籍。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在秋風蕭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擾邊塞,屠殺邊地將領。漢軍傷亡慘重,全部喪生在遼水邊境。由于萬里之外白骨無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們。征婦曾經設想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即使貧賤卻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戰場上,今后誰才是她的依靠?肚子里的遺孤生下來怎樣哺育?雖然還活著但就像白天的蠟燭那樣暗淡無光,生活毫無希望。
歿(mò):覆沒、被消滅。
招魂葬:民間為死于他鄉的親人舉行的招魂儀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依倚:依賴、依靠。
同居: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晝燭:白天的蠟燭,意為暗淡無光,沒用處。
在古典詩詞中,良人從軍、征婦哀怨是一大習見題材。張籍《征婦怨》卻翻出新意,以其摧心嘔血、深至沉痛而卓然不群,享譽后世。此詩雖是小詩,但謀篇布局轉折多變。由群哭場面轉至獨哀鏡頭,以大襯小。又以向往轉至現實,以樂襯哀。大小相形、哀樂相輔、正襯反襯、盤旋作勢。結構之針線綿密、起伏曲折,對哀情的表達起了烘托渲染作用。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善權即事十首 其三。宋代。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劉崧。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云偏。地迥星聯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紅棉寺次韻。清代。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收蜜蜂。宋代。蘇轍。 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解與蜂語言。前人傳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里鬧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相逢處處命儔侶,共入新宅長子孫。今年活計知尚淺,蜜蠟未暇分主人。明年少割助和藥,慚愧野老知利源。
閨情絕句(五首)。明代。沙宛在。 瓜果初陳月殿高,雙星今夜會云曹。笑來好事惟乾鵲,甘為他人髡頂毛。
征西大將軍京陵王公會射堂皇太子見命作此詩。魏晉。陸云。 玄綱峻極。天罔既纮。文武方升。允茲兼弘。峨峨高夏。有肅其涼。公侯戾止。騄驥龍驤。善問如林。在會鏘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