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運相尋繹,世道亦如茲。王孫泣路旁,寧似開元時。
所以古達人,是心無磷緇。弁髦視軒冕,草澤去不疑。
西方有一士,與世亦久辭。介然守窮獨,富貴非所思。
豈不瘁且艱,道勝心靡欺。恨無史氏筆,為君振耀之。
誰是知音者,請試弦吾詩。
和陶淵明擬古九首 其六。元代。戴良。 天運相尋繹,世道亦如茲。王孫泣路旁,寧似開元時。所以古達人,是心無磷緇。弁髦視軒冕,草澤去不疑。西方有一士,與世亦久辭。介然守窮獨,富貴非所思。豈不瘁且艱,道勝心靡欺。恨無史氏筆,為君振耀之。誰是知音者,請試弦吾詩。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宋代。戴復古。 山林勝處說天臺,仙佛多從此地棲。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干一語指人迷。時逢好酒從容飲,莫把新詩取次題。白日看云思我否,惠連無分共攀躋。
初至京與元美明卿子與分韻 其二。明代。李攀龍。 北風吹折九河冰,五馬如龍度李膺。把袂中原來氣色,開樽碣石倚憑陵。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慚漢股肱。詞賦祗今吾黨在,將因顧眄一先登。
暑雨夕霽。宋代。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氣爽戍樓孤鵲云,霧沈荒苑數螢歸。涼軒更作東山詠,何處莊環有世機。
會麟山別業再次前韻四首 其四。。孫承恩。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云山欣屬目,事業愧初心。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云林。
哭中齊兄三首。宋代。汪炎昶。 我方纏世故,而已返于真。亦豈異流俗,自難逢若人。病多獨嗜學,客至不知貧。毫發獨無媿,情鐘骨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