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宦不得意,歲闌聊復歸。親朋隨地有,情誼似君稀。
舟小容分榻,裘單許借衣。平生歲寒意,臨別重依依。
歲暮留別。元代。戴良。 從宦不得意,歲闌聊復歸。親朋隨地有,情誼似君稀。舟小容分榻,裘單許借衣。平生歲寒意,臨別重依依。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贈筆生王伯純。元代。謝應芳。 時方用武我業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昔年草創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錦裳。三縑一字不易得,筆價亦與時俱昂。莫怪年來棄如土,掃除風塵必斨斧。生今賣筆我賣文,何異適越資章甫。呼兒亟用買一束,為我寫成懷古錄。吾兒作字三嘆賞,八法以之隨意足。我有好音生可知,用筆將見文明時。諸公筆諫佐明主,老我筆耕箋古詩。逝將重作毛穎傳,為記頻年遭薄賤。牽聯為生書姓名,字業不隨陵谷變。中秋適逢酒禁開,椰瓢酌生新潑醅。酒酣仰視月中兔,長嘯一聲歸去來。
暮歸山中。明代。藍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送李宰免監鎮之官浙西。宋代。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執手試聽楓葉下,打門終待藕花開。孤燈一曲無公事,萬卷吾伊亦壯哉。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將過大乘薄晚不能到既見祖燈以寄一笑。宋代。李之儀。 踏盡田塍轉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何事今朝特見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