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訪我城東廬,手持何侯山水圖。
乍向高堂一披睹,已知筆力天下無。
老我愛山兼愛畫,對此心神忽俱化。
得非鼓柁過瀟湘,無乃枝藤上嵩華。
野亭倒影浸江清,耳邊仿佛波濤聲。
漁子蒼茫泛舟入,林翁傴僂渡橋行。
因憶良工繹思處,元氣淋漓滿毫素。
豈但胸藏萬丘壑,西極南溟隨指顧。
驅山走海何雄哉,滿堂空翠揮不開。
丹丘赤城意綿邈,蓬萊弱水情沿洄。
何侯天機深,丹青世無敵。
自從揮灑近天顏,林下何曾見真跡。
年來喪亂走風塵,始為賢豪下筆親。
王吳未可夸神逸,閻公致譽安足真。
與客傳觀歡未止,卻嘆何侯今已矣。
卷圖還客休重看,世間夢境亦如此。
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元代。戴良。 有客訪我城東廬,手持何侯山水圖。乍向高堂一披睹,已知筆力天下無。老我愛山兼愛畫,對此心神忽俱化。得非鼓柁過瀟湘,無乃枝藤上嵩華。野亭倒影浸江清,耳邊仿佛波濤聲。漁子蒼茫泛舟入,林翁傴僂渡橋行。因憶良工繹思處,元氣淋漓滿毫素。豈但胸藏萬丘壑,西極南溟隨指顧。驅山走海何雄哉,滿堂空翠揮不開。丹丘赤城意綿邈,蓬萊弱水情沿洄。何侯天機深,丹青世無敵。自從揮灑近天顏,林下何曾見真跡。年來喪亂走風塵,始為賢豪下筆親。王吳未可夸神逸,閻公致譽安足真。與客傳觀歡未止,卻嘆何侯今已矣。卷圖還客休重看,世間夢境亦如此。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旋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后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冬日雜興二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零露潤枯桑,運回辭故枝。棲禽深婉昵,欲與終因依。竟夕不相保,何況延晨吹。晶宇垂玉繩,瑤光空陸離。冪歷千萬里,含心當語誰。顧影追疇昔,韶風漾芳時。下映清江淥,上承靈雨飛。時哉不再覿,群情自紛疑。詎知幽悄懷,時為夢中期。佳序還在目,榮光亙葳蕤。
夏日飲表弟劉敬宇水亭四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 別業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贈項子全。明代。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轮疽鸦腋兒?,宗枝還念未分時。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席上聞歌分韻。明代。韓邦靖。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