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兩度踏京塵,猶喜常逢杜子春。
文學老來從舊日,金蘭同好更何人。
身慚隨檄終難強,計欲歸耕未敢陳。
正是桃花紅似血,不應無酒但沾巾。
自蒲赴湖至板橋逢杜謀伯。宋代。晁補之。 二年兩度踏京塵,猶喜常逢杜子春。文學老來從舊日,金蘭同好更何人。身慚隨檄終難強,計欲歸耕未敢陳。正是桃花紅似血,不應無酒但沾巾。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韻文潛。宋代。黃庭堅。 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尋漫浪。忽聞天上故人來,呼船凌江不待餉。我瞻高明少吐氣,君亦歡喜失微恙。年來鬼崇覆三豪,詞林根柢頗搖蕩。天生大材竟何用,只與千古拜圖像。張侯文章殊不病,歷險心膽原自壯。汀洲源雁未安集,風雪牖戶當塞向。有人出手辦茲事,正可隱幾窮諸妄。經(jīng)行東坡眠食地,拂拭寶墨生楚愴。水清石見君所知,此是吾家秘密藏。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huán)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答盧式。明代?;矢P。 王風寖失古,頹波蕩自今。李生陳大雅,劉子抱文心。弱余振鴻藻,高義抗詞林。歸田守玄默,閉關(guān)謝沉吟。江左郁華彥,歲暮得盧諶。騄驥思長奮,良樂此相尋。申章粲如玉,感贈重兼金。徒然奉清奏,何由酬賞音。
山間 其二。清代。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河北村題壁。清代。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cè)聽十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