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君王東顧,詔牧此州。念昔時豪杰,猶難辟闔,如金老大,卻更遲留。四載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農(nóng)得縱游。田疇事,是桑條正長,麥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頭合罷休。謾繞堤旌纛,牽連鷁棹,喧天鼓吹,斷送龍舟。翠巘層邊,碧云堆處,一擔擔來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綠醑,自課清謳。
沁園春·二十年前。宋代。吳潛。 二十年前,君王東顧,詔牧此州。念昔時豪杰,猶難辟闔,如金老大,卻更遲留。四載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農(nóng)得縱游。田疇事,是桑條正長,麥含初抽。悠悠。身世何求。算七十迎頭合罷休。謾繞堤旌纛,牽連鷁棹,喧天鼓吹,斷送龍舟。翠巘層邊,碧云堆處,一擔擔來天外愁。如何好,且同斟綠醑,自課清謳。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題馬問庵崇德樓四景 其二 楚月生明。明代。羅洪先。 淡月生清輝,隱隱當窗戶。披衣望楚陵,蒼蒼多草樹。醴筵不復陳,銅泉竟何處。好賢虛襟期,悲歌感寐寤。盈虧視桂輪,已矣復奚慕。
過故洛陽城。宋代。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再題翠云山房。。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如是契靜悟,終古大圓鏡。
斜日二首 其一。宋代。張耒。 斜日歸錢暑,秋容淡太虛。閒云工變易,片月自清孤。淹泊年華老,凄涼歲事馀。時違自樸拙,興懶日蕭疏。阮籍慵耽酒,文園病著書。簪纓非草野,江海得樵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