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盡征衫氣。小夷猶、尊罍杖履,踏開花事。邂逅山翁行樂處,何似烏衣舊里。嘆芳草、舞臺歌地。百歲光陰如夢斷,算古今、興廢都如此。何用灑,兒曹淚。
江南自有漁樵隊。想家山、猿愁鶴怨,問人歸未。寄語寒梅休放盡,留取三花兩蕊。待老子、領些春意。皎皎風流心自許,盡何妨、瘦影橫斜水。煩翠羽,伴醒醉。
賀新郎(吳中韓氏滄浪亭和吳夢窗韻)。宋代。吳潛。 撲盡征衫氣。小夷猶、尊罍杖履,踏開花事。邂逅山翁行樂處,何似烏衣舊里。嘆芳草、舞臺歌地。百歲光陰如夢斷,算古今、興廢都如此。何用灑,兒曹淚。江南自有漁樵隊。想家山、猿愁鶴怨,問人歸未。寄語寒梅休放盡,留取三花兩蕊。待老子、領些春意。皎皎風流心自許,盡何妨、瘦影橫斜水。煩翠羽,伴醒醉。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北門觀漲。元代。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夏日飲表弟劉敬宇水亭四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 別業(yè)中丞舊,新塘鑿更奇。亭深鳧雁渚,樹老鳳凰枝。惜往寧多日,徵歡又一時。洗杯酬愛弟,偏憶渭陽詩。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jiān),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tài)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xù)續(xù)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
讀史有感。。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zhèn)握?。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濤,慨然有作。清代。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一燈紅不然。兩岸沙明似晝,中流浪涌如山。誰把魚龍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月華都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