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別館連湘渚,長向春光開萬戶。
荊王去去不復來,宮中美人自歌舞。
離宮怨。唐代。張籍。 高堂別館連湘渚,長向春光開萬戶。荊王去去不復來,宮中美人自歌舞。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甘肅總督吳達善奏報麥收詩以志慰。。弘歷。 甘涼二麥熟,喜值王師班。去歲谷踴貴,今已減七錢。正供雖屢免,其如災旱連。軍需所會地,寧免物價艱。嗟哉淳樸民,安靜無他言。是予所深嘉,不靳澤頻頒。予澤惟補罅,天澤斯普全。從此雨旸時,秋成更冀焉。詎易復元氣,庶稍救眉燃。時若寧可必,西望仍憂先。
和兩翁軒。宋代。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重五日入山由苗栗至大湖。。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暑踐炎石,似魚游熱釜。對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