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朝園寢遣公卿,學省班中亦攝行。身逐陵官齊再拜,
手持木鐸叩三聲。寒更報點來山殿,曉炬分行照柏城。
卻下龍門看漸遠,金峰高處日微明。
拜豐陵。唐代。張籍。 歲朝園寢遣公卿,學省班中亦攝行。身逐陵官齊再拜,手持木鐸叩三聲。寒更報點來山殿,曉炬分行照柏城。卻下龍門看漸遠,金峰高處日微明。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覓竹。。李勝原。 為愛君家千個竹,吾廬欲致兩三竿。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覓何妨著地寬。未擬叢中留鳳宿,且看根下有龍蟠。愿分風月歸吟韻,共結堅盟到歲寒。
泊舟都梁亭二首。宋代。張耒。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吐房嗪╋嬀?,老年便暖屢添衣。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
次韻答蘭凝見和。近現代。洪傳經。 淞濱舊夢許重連,童稚情親又暮年。幸接好音憑尺素,如聞遺事說開天。徑荒南皖無歸日,人老西湖有夙緣。爭似臨川門戶好,階前蘭桂各芬妍。
請告致仕。。黃公輔。 三十年來戴主恩,匡時無略濫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返故園。一紙陳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圣明倘肯憐疏拙,白發棲遲有阮村。
香山渡口送劉漢臣還五羊旅次。明代。何鞏道。 陰陰江樹綠如帷,春盡天涯送客歸。芳草獨迷蝴蝶夢,落花先遣伯勞飛。風回極浦孤帆轉,月出平沙遠火微。曾幾別離成老大,途窮心事莫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