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選將持符節,內使宣時百辟聽。海北蠻夷來舞蹈,
嶺南封管送圖經。白鷴飛繞迎官舫,紅槿開當宴客亭。
此處莫言多瘴癘,天邊看取老人星。
送鄭尚書赴廣州。唐代。張籍。 圣朝選將持符節,內使宣時百辟聽。海北蠻夷來舞蹈,嶺南封管送圖經。白鷴飛繞迎官舫,紅槿開當宴客亭。此處莫言多瘴癘,天邊看取老人星。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送達天山融州大守。元代。吳當。 五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連山晴黛分巖洞,列戍昏煙疊鼓鼙。隴上梅花無雁過,庭前榕葉有鶯啼。使君自是金閨彥,暫為分憂及遠黎。
送晦堂禪師還柏山。。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鰲背元夜。金朝。李俊民。 山市家家秉燭游,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
過高郵柬董編修。明代。陳璉。 天上歸來樂事多,慈闈納慶鬢雙皤。綵衣喜制錦繡段,春酒香浮金叵羅。光見珠湖曾應識,名題虎榜舊登科。相逢政好論衷曲,奈此匆匆別意何。
臨江仙 甡翁歸自邢臺,偕曉川兄過訪。近現代。夏承燾。 拋卻長筇登疊閣,共驚腳力如仙。暫同杯茗亦前緣。迎風為禹步,踏雪過堯年。他日京華耆舊傳,幾人名氏相聯。夢中卵色五湖天。煩君橫帚筆,畫我峭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