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門柳色朝朝新,念爾今為江上人。穆陵關帶清風遠,
彭蠡湖連芳草春。泊舟借問西林寺,曉聽猿聲在山翠,
潯陽北望鴻雁回,湓水東流客心醉。須知圣代舉賢良,
不使遺才滯一方。應見鄱陽虎符守,思歸共指白云鄉。
送從弟游江淮兼謁鄱陽劉太守。唐代。李頎。 都門柳色朝朝新,念爾今為江上人。穆陵關帶清風遠,彭蠡湖連芳草春。泊舟借問西林寺,曉聽猿聲在山翠,潯陽北望鴻雁回,湓水東流客心醉。須知圣代舉賢良,不使遺才滯一方。應見鄱陽虎符守,思歸共指白云鄉。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次韻云扉講師游南山有懷張外史舊游。明代。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維時莫春初,鳥乳聲喧豗。行循靈石澗,坐覓翻經臺。萬竹森玉立,云扉絕纖埃。楊氏椒房親,葬母此山隈。想當全盛日,軒蓋如云來。至今清壑亭,金鋪照莓苔。行觴藉草飲,蔬果雜櫻梅。賴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醉題素壁間,辭翰粲瓊瑰。掩映房山詠,光怪燭九垓。騎鯨上天去,化鶴何年回。二妙不可作,撫卷心孔哀。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九。明代。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送宋膳部惟一考績北上。。歐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濤,曾是從君水部曹。稍轉云司勞削牘,更移蘭省借揮毫。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趨朝漢殿高。計最祠官應戀闕,可能歸及薦櫻桃。
極高明亭詩為曾以敬作 其六。元代。吳當。 如俯層臺,洞視靡遺。如持懸鑒,罔有蔽虧。
立秋前三日繇樂民之高涼。明代。郭之奇。 出門投袂更何之,后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西風昨夜掃胡穴,萬里秋光凈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聞雞擊楫當年子,祖鞭無數并驅馳。彈冠結綬何累若,嶺外孤臣嘿嘆咨。沾巾嗚咽翻倒極,憂喜同心日共持。朝辭云木環千徑,暮倚涼煙抱一枝。蘭皋有意浮幽壑,草色無端動野吹。吾令羲和時弭節,上求下索敢云疲。榛苓杳靄知何處,伊人宛在微堪覷。豈俟葭蒼問一方,始從露白淘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