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每多暇,時謁山僧門。所對但群木,終朝無一言。
我心愛流水,此地臨清源。含吐山上日,蔽虧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禪戶積朝雪,花龕來暮猿。
顧余守耕稼,十載隱田園。蘿筱慰舂汲,巖潭恣討論。
泄云豈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啟關鎖,于焉微尚存。
無盡上人東林禪居。唐代。李頎。 草堂每多暇,時謁山僧門。所對但群木,終朝無一言。我心愛流水,此地臨清源。含吐山上日,蔽虧松外村。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禪戶積朝雪,花龕來暮猿。顧余守耕稼,十載隱田園。蘿筱慰舂汲,巖潭恣討論。泄云豈知限,至道莫探元。且愿啟關鎖,于焉微尚存。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頎。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送張端明赴召。宋代。周必大。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鄭惠叔閣學守建寧三首。宋代。袁說友。 周這士也貴,如圭璧璠璵。東陜與南土,出入本裕如。高冠不可羈,位次實有余。輕此一葉舟,孰肯戲魯儒。自公抗章行,益以貴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