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峰回秋礙海鶻飛,日出夜聽天雞唱。中有一泉長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
老藤陰森洞府黑,樹上不敢留棲烏。常年禱雨車,來此投今符。
靈旗風轉白日晦,馬鬣一滴沾三吳。巖巒蒼蒼境多異,樵子尋常不曾至。
探幽歷險未得歸,忽聽鐘來澗西寺。此時望青冥,脫略情塵世。
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載我升天行。古來名賢盡何有,唯有此山長不朽。
欲呼明月海上來,照把長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開口。
天風吹落浩歌聲,地上行人盡回首。
陽山。明代。高啟。 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峰回秋礙海鶻飛,日出夜聽天雞唱。中有一泉長不枯,乃是蜿蜒神物之所都。老藤陰森洞府黑,樹上不敢留棲烏。常年禱雨車,來此投今符。靈旗風轉白日晦,馬鬣一滴沾三吳。巖巒蒼蒼境多異,樵子尋常不曾至。探幽歷險未得歸,忽聽鐘來澗西寺。此時望青冥,脫略情塵世。白云冉冉足下起,如欲載我升天行。古來名賢盡何有,唯有此山長不朽。欲呼明月海上來,照把長生一瓢酒。浮丘醉枕肱,洪崖笑開口。天風吹落浩歌聲,地上行人盡回首。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麻姑山詩。宋代。呂南公。 朱欄跨略彴,孤絕東山口。不見客忘歸,華標字如斗。軒軒六龍轡,不醉云間酒。何以贈游人,松聲雜鳴溜。
題云林畫。元代。黃公望。 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偈 其一。宋代。釋善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云水客,忘機寂默是便宜。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次韻程給事書院浣紗石二首 其一。宋代。趙抃。 傾國鉛黃不假施,吳兵勍敵頓凌夷。苧羅石在千馀載,好事公今尚作詩。